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4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四方嶺 在州西三十里。其勢嵬拔,四面方正,上有潭。

獨秀峰 在州東南五里。群山糾紛,左右對峙。美麗巖 在弄懷之左,中有奇石如蓮座。甘燕巖 在恃武嶺麓。

弄懷巖 ,在州北四十里,山峻洞深,怪石重疊,入洞者必然火乃能行。知州周璞刻「弄懷山」 三字於巖嵋。

剝甘巖 在州西六十里。

上思江 在州治西南,源出十萬山。

明江 源發自十萬山派,至那板等溪,曲折二百里,達州而西,合明平為左江,入大河歸於海。東麗峽 ,在州西八里,兩山相麗,對明江水。「馱龍溪 」 ,發源自北龍嶺,南注獅山,合淥盎溪二里,環州北,達於明江。

《馱造》溪 源發自東曉山。

《馱懷溪 》:發源自鳳凰山,派北注明江。

淰《況溪 》。「自蕾西山,發源東逝。」

剝鄧溪 自弄樸山發源,南至那渠下入於明江。

《馱桃溪 》,發源自東香山來。

馱白溪 即馱桃溪之總派,出邕州必由之。龍跳溪 ,即扳龍溪,去州五里,上平下銳,世傳以龍躍,故名。巖穴數口,春水集則魚集於巖,年之豐歉卜焉。

「那板溪   。」 《淥浪》溪   。《懶麻溪》。

沖榜溪   、淥鬱溪 。以上諸溪,皆十萬山發源,會於明江。

那卯樹溪  、阮朗溪   、波急溪 ,以上三溪,自十萬山發源,合於馱僕溪。

獅子潭 :在獨秀峰後三里。水面一石,蹲踞昂首若獅云。

葫蘆潭 在扳龍灘上明江側。世傳「有村陷成潭。」

汪水潭 一名「龍潭」 ,即明江派。在獅子潭上一里,禱雨輒應。

汪盟潭 在板門村下,距州五十里。上有黃平章墓,時或有變故,則聞鼓樂鳴於巖中。

金印潭 ,原名剝馱潭,在州南,離城五里,潭深水清。明弘武二年,因土官黃冨、黃鑒昆弟爭襲,棄印於潭中。後遇風雨大作,其印自浮,故名為「金印潭。」 因其昆弟之變,遂改土設流。

福泉 :源出州西北坎,知州詹世龍開。因民受其福之義,故曰「福泉。」

溫泉 ,在三台山之東五里。若時豐泉始瀑,其水冬熱夏寒。

「剝耳泉 」 :在剝山石內湧出。

「天池 」 在四方嶺之巔。

學宮池 在學宮前

東陂池 在城外,上下二口,周歲蓄魚。

蓮陂池 :在東郭城隍廟前。

渠渴陂 在武奮門外一里。嘉靖十四年,陳世瞻集土為「嶇。」

派闕陂 在獅山後

下雷州

筆架山 在州前

崇壽山 在州後

地軸山 :在城南一里。

香山 :在城西北一里。

朝佛山 :在城南二里。

天關山 :在城北一里。川無考。

遷隆峒

四方嶺

湖潤寨

山石巉巖,但無名山可紀。

水利附

本府。宣化縣附郭。

銅鼓陂 在城北二十五里。明永樂二十年築,後崩潰。成化中,知府劉淵復築,又潰。嘉靖十五年,知府郭楠砌築,取水至北湖邨、蘇盧邨,以灌諸田。郡紳李淮有《碑記》。

龍門陂 在太平鄉。知府郭楠以舊址低下,移上丈餘,通上下圳,以息爭端。

川山陂 在上南、太平二鄉。年久淤塞,知府郭楠修築。

古浪陂   淥王水陂 俱在上南鄉。那勘陂   大鬱陂 俱在上東鄉。

漾水陂   、《淮滕》陂   、淮南陂。

那馬陂   、上流陂   、淮寧陂。

淮贈陂   、淮賢陂 俱在下東鄉。

淮淥陂   、羅稔陂   、石翁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