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5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太平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

太平府治 在城內南。明洪武二年,知府金濟貧建。後因江州兵燹蹂躪,焚燬無存。自前任馬知府蒞任,始備茅木修蓋大堂一座、川堂一座,兩廊及廂房俱皆草木撘蓋。後始備買瓦木,漸次建復,并創立儀門一座,大門一座,構一樓,略為端聳,額曰「遠景樓。」

通判署 在府堂之東。亦因先年《江州兵馬》蹂躪,焚燬無存,僅用茅木搭蓋,不堪居住。

推官署 在府堂之西。因《江州兵馬》蹂躪,焚毀無存,因自買民屋,遷於府堂之後,現為通判栖止。

經歷司署 ,在府城內大街。因毀敗無存,今自蓋茅屋居住。

府學署 在黌宮之左。亦因江州蹂躪無存,今蓋茅屋居住。

本府原設大分司三座,各三間。頭門一座、儀門三間。小分司二座,各三間。頭門一座、儀門三間,建於東門城內右街。向因江州劫城,焚燬無存。乃積倉 二座,各三間。

常豐倉 一座三間

左江驛署 :在南門城外。因江州兵馬蹂躪,傾廢無存。今驛丞自賃民房居住。

城守署 ,未設,係借居民房。

外州縣

養利州治 。「州治三遷,明弘治十一年,知州羅爵始遷今治。建衙舍,為正堂三間,左為贊政廳,右為龍亭、儀杖庫。又後為堂三間,兩廊二間。前儀門三間,左為土地祠,右為寅賓館。大門外有申明、旌善二亭,大門上有鼓樓三間。後萬曆四十七年,水沒東西兩廊。知州王」請幫助識別此字。復建旁列六房,後列吏舍。自遭兵燹,今成土坵。

公館 在州正堂西邊。為堂三間,為兩廊各三間,為儀門,為大門二座各三間,廂房共八間,今存一半。知州楊家鼎重修。

儒學署 ,在黌宮右。為堂三間、後堂三間、大門一間。今廢。

捕廳 ,在正堂大門內之左,為廳一間,後座二間,前兩旁列堂二間。今廢。

左「州治 衙門」 ,久圯,今借住民房。

吏目署 久廢

儒學署 原在學宮內,今廢。

永康州治 按《通志》久圮,今暫輯數椽以居。倉庫、上司、公館俱於萬曆三十年知州葉時敏重修,今圮。

儒學署 在學內,今圮。

太平州治 本州原屬土司,舊設州治,並無倉庫,止有茅署一所,週圍土牆包築。

安平州治 ,俱以草竹搭蓋,週圍土牆包築。茗盈州治 ,自宋設立。州治舊有茅署一座,三間四面十牆包築,並無倉庫廊房。

結安州公署無考

全茗州治 ,地窄山多,難隨方向。原建衙舍,坐西朝東,為堂三間,左為龍亭、儀仗,後為堂三間,兩廊兩間前為儀門。大門上有鼓樓。因明崇禎三年,被茗盈州李承基興兵攻劫,燒毀無存。今惟茅蓋泥壁,間數既減,鼓樓亦廢。

《佶倫州治 》。本州僻處窮荒,州內設有茅署一座,四面惟土牆包裹而已。

龍英州治 ,自宋建州,設官則有衙宇,間有傾圮,惟自行修葺。

「吏目衙 」 一座,「緣地方褊小,皆用茅木起蓋,都結州治 茅屋衙舍」 一所。

崇善縣治 。明知縣何道臨建正堂三間,扁曰「牧愛堂。」 前為丹墀,北為露臺,有甬道,左右為六房,前為戒石亭。後因兵燹毀敗,知縣張京鍷重修廳房三間。後知縣鄭希瑜因廨舍窄隘,且頹毀不堪,復於縣堂左東傍捐資修蓋署堂兩座。監房在大門內,右今塌廢。土地祠在大門內左。何道臨建。倉庫在縣堂兩旁。儀門、大門、解阜門,今廢。

儒學 在學內

典史衙 在縣旁

羅陽縣治 ,自宋建縣,設官則建衙宇,間或圮壞,相繼修葺。

「典史衙舍 」 一座,因地方荒涼,皆用竹木茅草起蓋。

萬承州治 :正堂三間,東西各五間,儀門三間,鼓樓三間,土官廨舍五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