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6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沄沄,浸彼田穉,勿罹勿勩,冬有斂穧。公雖云逝,我思

無替,穹石斯礪,憲於萬世。」

《安寧溫泉記》
張佳引

嘉靖丙寅十二月念三日,余校士安寧畢,將欲觀湯 池,先遣一力拏舟螳蜋川上,厥明,逕鹽井觀之。鹽官 令竈丁以皮囊汲鹵水。據晉常璩《南中志》云:「連然縣 有鹽泉。」近志乃謂唐武德間因阿寧始掘地得鹵者, 非是。觀畢,屏輿從出大界村,乘舟順流北行一里,東 望龍寶寺,隱叢竹中,亦蕭遠可喜。舟子報郡吏,馳騎 率鼓吹追,余亟遣去。舟中望一山,峻插東北隅,兩峰 如削,凹其中,如筆架形,土人因以名山,一名岱晟山, 一名坎山。昔僧張善信有異術除妖,坎山即此。又北 行一里,逕石淙渡,故郡人楊少師一清築精舍讀書 處,詩文具集中。一時名家則李長沙東陽、陸上海深、 李北地夢陽,最稱傑作。沿兩岸土人引水溉田,堰壩 鱗次。舟過若決呂梁,水車高翻,濺珠成雨,似瀑水飛 灑空中。又北行五里,水迴折作曲瓠形,螳蜋川多直 北流,至此週繞二里,逕龍山下,山川窔窈,松石參差, 最為佳景。東岸一帶,巖石𥓂砑,鐫「曹溪夜月」四字。稍 下紅石削起,鐫「赤壁天成」四字,皆楊太史慎題也。行 半里,七洞臨水,飛巖峭立,五綵絢雜。洞口重扃,大似 雕藻。再行半里,至溫泉,乃艤舟登其亭。飯罷,觀溫池 而浴之。池水皓潔,纖毫不隱,四面壁起,不煩甃甓。中 二石,光膩勝玉,碧色奪目。《華陽志》云:「水神祠祀,亦有 溫泉」,顧祠今廢矣。浴罷,風乎亭上,一峰對峙,命觴相 矚,覺兩腋間習習風舉。余嘗浴驪山,香陵、渝峽諸泉, 類多穢氣逆鼻。太史品茲泉為海內第一湯,似非溢 美。時日且午,聞西岸有聖水,一名海眼泉,潮應子午 卯酉之候。亟渡而西,登陸陟其所,古木參雲,水自竇 中出,盈盈溝澗,土人謂此午潮至,遂名曰「聖水三潮」, 不云四者,子夜,故不及見爾。余曾觀泉華清宮下,水 出左右二竅,應朔朢不爽。自是造化氣數,「茲泉無足 異者。」又披荊榛南行一里,至曹溪寺。寺在龍山之麓, 土人一名蔥山。草逕盤歷,可肩輿上,無甚斗絕。《郡志》 云:「其山高八百丈,週遭七十里」,誣矣。寺殿因山層構, 中有楊太史碑文,不減王簡栖頭陀之作。第四級殿 宇閎麗,佛像莊嚴。前行十弓許,一樓顯敞。右植木蓮 花樹,青蔥可玩。頫視螳螂川,青碧如帶。稍東一園,鑿 山石作几形,桃杏薔薇,屏架繁雜。道上曝麯蘗數石, 余呼僧笑曰:「僧家有是哉?」僧叩首若請罪狀。余曰:「昔 支道林好養鷹駿,惜爾無大韻也。」觴出,寺右一泉,潺 潺鳴亂莽間,循泉散布。南行一里許,下有龍洞。造其 門,下視深黑,不測寒氣逼人,投石其中,逢逢成響七 八疊而後止。叉西南步行可三里,至龍潭,乃水源處。 有二穴,穴口多小魚。山樹蓊鬱如蓋,坐樹下飲水甘 之。頫瞰平疇,如波文可愛,指顧《太華》,纍纍入眥。遠近 奇峰錯列。杖舄下問之,名多鄙俚,甚辱茲山也。由東 南下山,復登舟逆水行。夕陽既下,萬峰盡紫。西望虎 丘山,寺與太極諸山碁布相屬。復繫舟登岸,里許至 寺,襟帶螳蜋,枕藉虎丘,信一靈境。前殿榜曰「妙果禪 院」,殿制古麗,畫壁精工,非時師可及,相傳為唐殿。余 觀之,多元制也。出山門,南望郡中,煙樹萬家,暮靄如 罩,遂從陸歸,時列炬在門矣。返署中,追憶斯遊,操舟 順流,左右山色,應接不暇。濯足振衣,登高睇遠。而梵 宮鐘聲,洞口松濤,所至奇出,令人忘歸。惜哉絕域往 往好遊之士無因振策於煙水空翠之間。茲遊蓋萬 里奇蹤也,遂秉燭記之。

《碧嶢精舍記》
楊慎

滇海西斥,舍舟登陸,俗曰「高橋。」稽之古志,橋實曰嶢, 以山形似秦嶢,關受此稱爾。高嶢與碧雞相望,如箭 括毛。東鎮氏有別廬在其下,精舍之顏。《古定》曰:「碧 嶢。」獻。客有疑而問於楊子曰:「茲嶢也,彝知之,彝號 之。如俗所不知,何易諸已諸?」楊子曰:「無易,仍爾也。君 子期人以雅不以俗,待人以博不以陋。昔者孔子之 作《春秋》也,經書善稻,吳名,則伊緩也;經書太原,狄名, 則大鹵也;經書蚡泉,狄名,則矢胎也。《穀梁子》曰:『號從 中國,名從主人』。范甯曰:『物類地形,當從中國,至於人 名,則』」從本俗。楊子讀而詮之曰:「大哉孔子,辨物正名; 奧哉《穀梁》,啟蘊發隱。號從中國,故去大鹵、伊緩、矢胎, 而從太原、善稻、蚡泉也。名從主人,故介葛盧、戎曼子 皆不易矣。」慎往年執簡史局,綢書藏室,見洪武中有 請以春秋兩漢地名驛詔,既從其請,史復書共事皇 祖之謨,《春秋》大復古之意也。慎自執戟於滇,每慨物 類與地形名失之陋俗,若㟽而為「祿脿,呂閤」而為 「呂合」,「金浪巔」之為「丁當」,丁瀾滄江之為「浪愴江」也,不 止嶢之為橋耳。方言既訛,郡志踵謬,豈君子雅俗而 博陋之心,為盛世一統而同文之義乎?東鎮於《春秋》 專門其學,而又以世族閥閱子名聞當世。茲名也,固 雅俗博陋之濫觴,辨物正名之拳石與?因注而志之。 若夫臨睨眺聽之美,薈蔚清泠之興,卷中能賦者則 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