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6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必以此為準矣。又《天漢經井》,自井而向西北,參、觜次之,畢、昴次之,婁、胃、奎、壁、室又次之。此由西北而漸下之大略也。自井而向東南,南河次之,輿鬼、弧、矢次之,柳星、張、翼、軫又次之,此由東南而漸下之大略也。故天官家以黃河內外水之歸東海者為北河,以長江為內外水之歸南海者為南河,因水勢南北分合為星野南北所主,此又自天漢而斷之也。夫南河、北河兩星列於井之南北,於此求之,秦在西北,則黃道所經之井,即秦分野。蜀在秦西南,則近參之井,即蜀分野。滇又在蜀之南,則近鬼之井,即滇分野。是滇在井、鬼之間明矣。且天狼弧矢在井鬼之南,主南彝、艮緬諸司之地。占南彝者必於狼,則志滇分野者亦必於井鬼,此又象之彰彰可據者也。其考辨極明,證據極確,固已悉破舊說,但《通志》乃合滇之通省而言也。今止就雲南十一屬言之,其分野雖與各府縣同在井、鬼之間,而雲南一府地屬迤東,而又近於迤西,則其為井末、鬼初,南河下流狼星之間無疑矣。

雲南境,於野屬梁,於五星屬太白,於北斗屬第二星,於十二宮屬鶉火巨蟹,於時屬未申之間,於四時屬夏秋之交,於卦屬「坤。」 滇土不燥不寒,榖木易植,五金咸產。以其得土中氣,萬物致養,能泄火而生金故也。觀天察地,原無二理。益可知雲南分野,其為井、鬼之間無疑矣。

雲南府山川考一   通志府志合載

本府。昆明縣附郭。

山 俗名蛇山,在城北二十里。丹崖翠巘,蜿蜒而來,勢若鸞停鵠立,省會主山也。麓為商山,舊皆桃林。下有冷泉,名蓮花池,浴之可去風疾。螺峰山, 按《元碑》,在北郭外一里許。明初擴城,乃在城內。其巖曰「盤坤」、曰補陀羅,曲磴攀躋而上,石色深碧,盤旋如螺。其特立可徙倚而遲月者,為明月石。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總督范承勳建《月石亭於巔題》

壁曰「衲霞」 ,下有幽谷、潮音二洞,《潮音》深不可測。五華山 在城內,由螺峰疊下,當省會之中,領袖眾山,群歸仙掌。其下則煙火萬家,山郭川原,一顧可盡,郡城勝地也。康熙二十六年,總督范承勳建拜雲亭於上,以為地方官朔朢習儀之所。

《祖遍山 》,在《華五》之左。上有大德寺。中建雙塔,故俗名雙塔寺。

碧雞山 在城西三十里。昔有鳳鳴於上,土人呼為碧雞,故名。舊《志》云:蒼崖百仞,綠陂千頃,月印澄波,雲橫絕頂,省會一大觀也。漢宣帝時,方士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祭而致。乃遣王褒入蜀求之。

高嶢山 在碧雞山右。明嘉靖間,楊莊介慎寓此。舊有祠,燬。

皇清總督范承勳建《碧嶢書院》。

太華山 在碧雞山西南。左環右擁,蒼秀端嚴。其麓為太平山,其左為華亭山,皆稱名勝。羅漢山 在太華山之右,卓立海岸。其南峭壁千仞,常抱白雲。其北彝險相埒,纚聯幽奧,相傳為梁王避暑宮。

大鼓浪山

小鼓浪山 在滇池西南,漁者居之。又南五里為「觀音山。」 一峰突起,奔赴滇池。

進耳山 在城西三十里。三峰並立,又曰筆架山。按《明一統志》,在城西二十里許。上有廟。俗傳有漢使卒於此,土人祠之,春秋祭祀則豐稔。玉案山 在城西二十里,又名列和蒙山。其巔方平,高出眾山,上有石枰,又曰碁盤山。下有菩提泉。按《明一統志》,「山北平坡中有三泉如盆池,郡人春日遊賞於此,有玉案蘭若。」

聚仙山 在城西三十里黑林堡。上有洞,舊名西華,石乳嵌結,形若芙蓉。俯瞰城郭、滇池,煙雲萬狀。總督范承勳題曰「五色芝房。」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二十里,北有神魔洞,下有泉,流入鴛鴦池。

三華山 ,去聚仙山五里,巃嵸回合,盤旋而上,其寺為「妙高」 ,其泉為「玉峰。」

金馬山 在城東。山勢逶迤,西對碧雞,中隔滇池。山不甚高,而綿亙數十里,相傳有金馬隱現,故名。又曰「呼馬山」 ,謂阿育季子呼馬於此,有金馬祠。

鳴鳳山 ,距金馬山三里,舊名鸚鵡。明巡撫陳用賓易今名,且稱其山光靈異,境物葳蕤,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