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6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六十丈,高二丈,壕深五尺。原有四門,西門久塞,止開其三,東曰「文輝」 ,南曰「迎恩」 ,北曰「拱辰」 ,上各豎樓,俱傾圮。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高一品重修,毀於兵燹。三十《一》

年知縣劉修賢增修

宜良縣城池 明洪武二十四年建,廣四里,高一丈三尺,無池。門有四:東曰太和,南曰文煥,西曰嚴肅,北曰「廣潤。」

嵩明州城池 ,明弘治九年建土城。嘉靖六年,叛酋安全攻毀。隆慶二年,鄉官主事楊松年同士民申請捐築。巡撫陳大賓檄知州樂頌築磚城,周三里,三分向南。無池,建四樓,門有四:東曰迎嵩,南曰「朝宗」 ,西曰翔鳳,北曰「拱極。」 舊楊林所城,在州南三十五里,明洪武二十五年建,周二里。萬曆五年,知州鄭邦福重修,今裁。併州晉寧州城池 。外城周七里,隋刺史梁毘築。內城舊名陽城堡,蒙氏築,歲久頹圮。明成化二十二年,知州熊弘築土城。弘治己未,知州喻敬即古城址築土牆。萬曆三年,巡撫王凝檄知州劉儲改築磚城。向西無池,周三里,高一丈八尺。門有四:東曰龍翔,西曰鶴翥,南曰玉案,北曰海金。崇禎丁丑,知州唐萬齡建四樓於上,題其東曰「龍曙」 ,西曰「望鶴」 ,南曰「控江」 ,北曰「海晏。」 明末流寇攻陷三樓,焚煆,僅存北樓。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王業厚重修北樓,其東、南、西止。

建房於上,無樓。三十年,知州李雲龍復建三樓,重修北樓焉。

呈貢縣城池 ,舊為土城。明洪武十六年,知縣揭官保徙築三台山之陽,向西南仍為土城,無池,周三里。天啟間,知縣周萬祀甃以磚石。明末流寇拆毀,至今不復修築,僅存其址而已。歸化縣城去治南二十五里,知縣張思昺建。今裁併縣治。

安寧州城池 ,明洪武二十四年,千戶朱壽築為千戶所。萬曆丙子,知州姚繼先築今城,周九百一十九丈,高二丈二尺。東依螳川,其三面無池,五門四樓。小西門久塞,今止四門:東曰拱華,南曰臨祿,西曰洪源,北曰「浴德。」

羅次縣城池 ,舊無城,明天啟間築土城,後傾圮。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徐吳錦詳請捐資重築。周

三百五十餘丈,高一丈二尺,無池。城有四門,門各建樓,顏以匾額:東曰《東作方興》,南曰《南薰解慍》,西曰《西成在望》,北曰《北極恩光》。

祿豐縣城池 明萬曆四十年,知縣向兆麟詳建。磚城向西,周三里,高一丈六尺。西倚星宿河,其三面無池。

皇清康熙九年,地震傾圮。知縣郭迪階重修城門四。

樓如之:東曰「聚奎」 ,南曰《南薰》,西曰《河清》,北曰《拱極》。

昆陽州城池 明正德四年,州同陳暘修築土城,周三百五十丈,向東。崇禎七年,巡按姜思睿、分守道楊文岳遷築磚城於月山之陽,高一丈八尺,闢門五:南曰「南薰」 ,西曰「治安」 ,北曰「拱極」 ,東左曰「澄清」 ,東右曰「觀瀾。」 明末為沙酋流寇屠毀。今仍遷舊址,一切樓堞俱無。舊三泊縣城,在州西北六十里,今裁併州。

易門縣城池 ,明洪武二十四年建,周二里,向南。河水為池,闢四門。

皇清康熙七年,邑之士民捐資合修。

雲南府關梁考        通志

本府。昆明縣附郭。

金馬關 在府東十里金馬山麓,為入滇通衢古路,久圮。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總督范承勳修。

碧雞關 在府西三十里碧雞山北。兩山如扄,一線通道,為迤西諸郡門戶。

縣橋 ,在城內舊布政司南,舊昆明縣右。石橋 ,在城小西門內。

鳳凰橋 在崇正門外,通濠水以達盤龍江。傅潤橋 在府城東咸和門外,雲津橋之北。舊名「至正」

南新橋 在府治南板壩河,俗名「上橋。」

焦三橋 在府治東一里重關外。

通濟橋 在雲津橋西。水即盤龍江之支流,達濠水,流入於市而不可渡,因建是橋。梁王格殺段平章於此,今水涸而橋存。

雲津橋 在府治東二里許。當通衢,水出盤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