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6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南諸剎惟此為最。明定邊伯沐昂、都督沐璘,增修樓曰「聚遠堂」 、曰「泰然亭」 、曰「真意」 正殿。有建文帝獅子座,今止存正殿。

大德寺 ,在祖遍山,與五華並峙。

「圓通寺 在螺峰山,建自蒙氏。元延祐間重修,梵宇幽深,石磴旋折,危欄飛閣,盡依翠壁丹巖。回視龍江,環抱北郭。其前則萬家煙火,掩映於蒼波浩渺中。時一登臨,疑其非人間世也。」 昭靈觀 奉黔寧王像。以上俱城內。

覺照寺 ,在土橋內,俗名「大東寺。」

常樂寺 ,在覺照寺前,俗名「小東寺。」 有浮圖,高一十三丈。

慧光寺 ,在覺照寺右,俗名「西寺。」 有塔,與常樂寺塔等,皆南詔弄棟節度使王《嵯巔》建。

皇清康熙六年,巡撫袁懋功重修。

香海庵 在城南土橋外。

皇清康熙十二年,僧本元建。二十三年,巡撫王繼文。

重修

《白衣庵 》在菱角塘左。

玉皇閣 「舊禹王廟」 在螺螄灣。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巡撫王繼文重修。

華嚴寺 邑人張舉建

毘盧寺

崇善寺 俱在古城

安國寺 在春登里,唐宣光五年建。

妙湛寺 在官渡里,元時建,規模弘敞,甲東鄉諸剎。邑人李傑建毘盧閣於後,左有玉皇閣,右有文明閣,登此則遠近湖山,盡歸一覽。

西林寺 在石虎岡前。以上俱城南。

商山寺 在城北。山「之麓。」明萬曆乙巳年重修。

文殊寺 在馬村。五代時僧贊陀建。按《明通志》:「五代時,僧贊陀見文殊菩薩現其地,因建寺於此。」

永豐寺 ,在。山下原名「寶華」,郡人陳忍德改建,易今名。

湧泉寺 在山腹有「瀑布」,明巡按劉維創亭甃石,引為「曲水。」

龍泉觀 在龍泉山,明洪武時建。相傳為「七真」 之地。下有龍湫,頗稱靈異。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總督范承勳、巡撫王繼文按察

使許弘勳重修

《虛凝庵 》:在山上有「朝陽庵,下有清虛庵」,後有「幻居庵。」

金井庵 在普吉村。以上皆城北。

萬壽宮 在太平橋左,一名「豫章會館。」

真慶觀 在萬壽宮下

三元宮 ,在真慶觀下。

地藏寺 ,在三元宮西。宋末,蜀僧永照、雲悟建。明宣德初,僧道真修。

福城寺 在重關內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驛鹽道郭廷弼建。

迎恩寺 在重關外,郭廷弼修。

歸化寺 在金馬山腹。明成化初,黔國公沐琮奉敕建,內有禮賓亭。

古庭庵 ,在歸化寺下,「古庭禪師坐化處。」 靈應寺 ,在金馬山下,明初建,後燬。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固山貝子屯兵其地,夜夢金馬

「騰驤」 次日城克,乃重建寺;布政使田啟光為文記之。

曇華庵 在靈應寺右

太和宮 在鳴鳳山,明巡撫陳用賓建。鑄銅為殿,環以磚城,規制極其弘麗。崇禎十年,巡按張鳳翮移之雞足山。

皇清康熙九年重鑄。

環翠宮 在太和宮右。相傳陳用賓曾遇呂仙於此,榜存《與呂仙倡和詩》。

九龍庵 在九龍山。以上皆城東。

彌陀寺 在瓦窯村

報恩寺 在松華壩。二寺皆城東北。

彌勒寺 ,在擺渡村內,有銅像彌勒,高丈六。勝因寺 ,在城外,一名「老君殿。」

妙應寺 在銀錠山。按《明通志》:「在廣威門外二里。」

妙高寺 ,在三華山,蒙氏建。林壑幽奇,棟宇璀璨,不假拂拭,自無塵埃。滇中疊遭兵燹,此寺林木獨存,信為福地。

佛嚴寺 ,在太華山腹,元僧鉉鑑建。紺宇琳宮,左右焜燿。內有碧蓮室、縹緲樓、思召堂、一碧萬頃閣,後俱焚燬。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總督范承勳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