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7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薄伺魚,忽而聲振,水即漩下。魚溯游而入,少縱之即逝。

奇木嶺 在縣東十里。昔為盜賊往來之路,設土兵哨守。今改為《白沙溝哨》。

麒麟山 在縣東二十里。有銀錫諸礦,每年課有定額,礦有盈縮,民甚病之。按《縣志》:「屹鎮西南,風鬃霧鬣,翠甲層層,蒼鬱如畫。」

誥軸山 在縣南三十里一帶峰巒疊疊,左列天馬,右列玉傘,中矗起一峰,極蒼翠秀麗,故名。「龍洞 」 在縣東十里,地名「小東山」 ,有清泉出洞中,從山巔奔瀉而下。

飛霞洞 在縣西六十里。洞口敞開,周圍怪石峭拔,可坐百人。中一竅,人每持炬進之,可以通遠。山麓有泉,流入倘甸河,士民多避暑於此。梨花江 在縣東南。源自元江,經納樓司至縣入交阯清水江。

南湖 在縣南。廣數千丈,水涸則成平壩。倘甸河 在縣北七十里,發源水馬沖,灌溉田畝。

龍華泉 在縣北二十里。按《明一統志》:「在廢龍華寺內,相傳有靈物潛焉。歲旱取水,禱之輒雨。」 法果泉 ,在縣南十五里。地名。生三岊。明正德間,土酋那代作亂。殄滅後,置新安千戶所防禦之,疏通此水。

矣波草海 :在縣西北三十里外,千頃汪汪,澄澈如練,時有漁舟蕩漾其中。產菜如蓴魚,肥而美。

波黑海 ,在縣北三十里。

乍甸河 在縣西七十里。發源出判山。

長橋海 ,在縣西北二十里。橋長四十餘丈,四面皆水。

西溪 有二,俱在縣南六十里,其地曰「判村。」 鸚鵡塘 有二,俱在鸚鵡山下。其一旁高中下,有泉湧出,其一四面環旋,有水渟聚。

溫泉 一在縣東南五里。春時人往浴之,今無一在倘甸上。鐫名詩以誌其勝。

落龍泉 :在縣東可八里許。不知其源所自。遇雨水漲,流注泮池;秋冬間微流不絕。

白謙泉 在縣東二十里,今廢。

新泉 按《明通志》:「在縣南,源自生三岊諸處,經歷周崧等奉委開濬,厥濟溥焉。」

新平縣

鎮元山 在縣南五十里。

金營山 在縣南丁《苴地》二十里。

南洞 在縣南,凡七十二處。

倚樓山 在縣西七十里。崇巖峻嶺,若樓閣憑虛。

團山 在縣西南六里,形如滿月,一縣偉觀。二龍山 ,在縣南。

五桂山 在縣北里許。頂有五峰。

魯奎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險僻高峻,連石屏、元江諸處,為野寇之藪。今皆效順。

六祖山 在縣西一里。秀麗可觀。

法龍山 ,在縣西北,即今象山也。

鸚𪃿山 在縣西四十里,高五十里,幽深險峻,多猛獸噬人。按《縣志》:「往來必由之路,自巔至麓,險峻無比。」

哀牢山 ,在縣西大江之外,亙八百餘里。高險處,炎天冰雪不化。

磯閣山 在縣西北,向東南,綿亙蜿蜒,在三江口外。按《明一統志》「在州北一百里,五峰聳秀,峰北一泉下注。」

巒崙山 :在舊新化州西北五百里。

紗帽山 在舊新化州西一百里。高聳直立,狀若帽形。

水簾洞 在舊新化州北五里。

迤陑山 在舊新化州治東。山勢來自昆陽,連屬不絕。

迤阻山 在舊新化州治西,與迤陑山對峙。徹崇山 在舊新化州北五十里。林木蓊鬱,巖石峻險,延長一百五十里,下有溫泉,其熱如湯。馬籠山 在舊新化州西一百里,舊名馬籠,蠻酋嘗結寨其上,號「馬籠部。」

曲通山 在納樓茶甸長官司西南八里,山半有三泉,一流入祿豐江,二流入石洞。

波些山 在教化三部長官司西四十里,孤峰峭出冠眾山。

溪處山 在溪處甸長官司治西。峭拔延長,土民世居其上。中有溪澗,因名。

思陀山 在思陀甸,長官司治東。山頂平夷,有「思陀寨」 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