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9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四山壁立,勢若梯雲;一水㐲流,形如環帶。」 枕雪山以為障雄開義督之都;控石門以當關險,扼吐蕃之部。

雪銷春水,遙連西蜀之偏。鱗次碉房,直接吐蕃之宇。天塹則金沙黑水,地利則鐵橋石門。劍川州

金華為鎮,劎水為帶。左鎖石關,右截江觜。

鶴慶府星野考        府志

府總

鶴慶象緯麗井鬼,泛及也。及考《郡縣志》,則鶴分屬於柳宿,差近理。

鶴慶府山川考        通志

本府

覆釜山 在城西五里,為郡鎮山。諸峰拱翼,形勢秀拔。抱覆釜之後,曰「仰止山。」 居覆釜之麓,曰「秀臺山。」 麓之北曰「拱面山」 ,曰「石寨山。」 由北二十五里曰「逢密山。」 三峰插雲,中有清元洞,石孔玲瓏,伏流相接,頗稱奇境。

朝霞山 :在城西南十里,原名「鹿阜」 ,以彩霞朝見得今名。

宣化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山勢險峻,舊設關於上,有巡檢司,今裁。山南五里有峰突起,曰「豸角山。」 明郡守周贊建塔於山上。金斗坡在其西。峰頂山 在城東十里,一名「山瑤山。」 高三十餘里,峰巒崒嵂,遠瞰洱水。二八月間,山頂時有五色光,郡人於三月朢日登此祈嗣。自南而下有月山,積石圍繞,形如半月。又南十里為龍華山。林壑深秀,石泉清冽,上多梵剎,一郡勝觀。其背之東南有大成、小成二坡,為順州北勝孔道。按《明一統志》「下有五泉,可以溉田。」

象眠山 在城東南二十五里,有石竅百餘,潛洩漾共水入金沙江。

龍珠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其南曰半子山,曰乾山。山之東曰七坪峰,西曰馬耳山。四望環峙,蒼翠可人。按《明一統志》:每歲四月,郡人祀之,以禳水災。

大盂山 在城東南一百三十里。石壁屹立,綿亙三十里,形如城郭,多古樹幽禽。

方丈山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又名觀音山。其南有洞,洞有泉,怪石嶔。一泓澄碧,水滴崖下,若金石聲。唐閣羅鳳愛之,琢觀音像於壁。洞內土石分半,宛若陰陽。明郡守何璋名其處曰「太極。」《一統志》謂南詔名山凡十七,此其一也。漕峰山 在舊順州北一里,其東為楊保山,其北七里為公山,層巒聳拔,時見朝霞,土人禱雨於此。按《明一統志》,公山在順州治北,州人有病則禱焉。

漾弓江 在城東五里,一名鶴川。源出麗江界,盤折五十餘里,溪流眾水趨赴於此。其自西北來會者,曰石洱河,自東北來會者,曰大水漾泉。自西來會者,曰長康河、落鐘河、溫水河、銀河、桃樹河。南入象眠山石窟,伏流三里而出,名「腰江」 ,東流入金沙江。

觀音山河 在城西南一百里,源出黑泥山神二哨,至大營分而為二,一入浪穹縣茈碧湖,一自普陀崆至鄧川流入洱海。

羅牧社海 :在山西南一百三十里。

金沙江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

鸚𪃿水 在城東南七十里。水自石崖注下,鸚𪃿仰飲,故名。龍潭 在府治西者曰青龍,曰西龍。西北者曰石墩,曰香米,曰北渼。西南者曰龍寶,曰吸鐘,曰宣化。東北者曰柳樹,曰小柳,曰赤土和。東曰水渼,凡十四,俱入漾弓江。又二曰龍公,自入金沙江。曰大龍,在半子山下,隨地衍注,民田賴之。潘浦海 在舊順州西畔屬順州,東畔屬《北勝劍川州》。

金華山 在州西一里。脈出吐蕃界,由羅均山盤屈而來,延二十餘里。山頂常有紫氣如金,為一州之鎮。其西南四里,即劍和山也。

青崖山 在州東十五里。上產青石,狀如翠屏。建和山 在州北五里。

鍾賢嶺 在州南六里

老君山 ,在州西北八十里,即羅均山也,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