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0 (1700-1725).djvu/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釐全徵,內有「臨安府慢車寨年納銀六十兩,改歸臨安管轄徵解」 外,

元江府止該銀四千九百九十三兩二錢三分六釐;浪媽等六寨地租銀二百八十五兩全徵。查田錢、地講浪媽等銀,據該府詳稱係新增之項,彝民重困,請減一半。已造入《全書》,未蒙除減。普洱、元江二處商稅銀一千六十四兩八錢全徵。

以上額徵,共銀七千二百一十九兩六錢一分五釐九毫五絲二忽八微四纖五塵。

起運

「布政司」 項下起運銀六千三百七十七兩五錢七分五釐九毫五絲二忽八微四纖五塵。存留。

《俸工》項下官役俸食,共銀七百九十六兩四分。「支給」 項下祭祀銀四十六兩。

本色

額徵秋糧本折米七千二十四石四斗三升。聽糧儲道支用報銷

者樂甸長官司

原係彝方亦無田地

額徵秋糧折色米七十石三斗五升。聽糧儲道支用報銷

實徵地畝銀八兩二分五釐七毫三絲九忽五纖,起解布政司。

元江府風俗考    通志府志合載

《舊志》:地方瘴癘,四時多熱,一歲再收,境內彝居多性懦氣柔,惟酋長所使。

《圖說》:「蠻種繁處,強弱惇悍不同,皆緣箐而居。信鬼尚巫,葬用火化。設流之後,風化漸開。但庠序雖興,皆屬外郡寄學,而少土著。」

《明一統志》:「男女混淆,檳榔致禮,家重積藏。六月念五日,為星回節,燃松炬於街衢,醵飲村落,照田占歲。」 相傳漢時有彝婦阿南,夫為人所殺,誓不從賊,以是日赴火死,國人哀之,因此為會。一云:南詔皮羅閣欲并五詔,將誘會於松明樓,焚殺之。鄧賧詔妻慈善測其謀,勸夫勿赴,夫不從,以鐵釧約夫臂,既而果被焚,慈善認釧,得夫尸,歸葬皮羅閣。聞其賢,欲娶之,慈善閉城死節。滇人以是日燃炬弔之。一云:「孔明以是日擒孟獲,侵夜入城,父老設燎以迎,後遂相沿成俗。」 未知孰是。

元江府祠廟考    通志府志合載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治東。

社稷壇 在府治西

郡厲壇 在府治北

城隍廟 在府治北

武安王廟 在禮社江上。

文昌宮 在府治北

土主廟 在府治北

東嶽廟 在府治東

三元廟 在府治西南

關帝廟 在府城東南二百里木龍鄉。

馬王廟 在府城內。副將李毓枚、守備黃賢合協兵丁仝建。

娘娘廟 在禮社江上

寺觀附

萬壽寺 在府治北

興佛寺 在府城內

甘露寺 在玉臺山

皇清康熙九年建。

玅蓮寺 :在府治西南一百三十里。元時建金鰲觀 。康熙九年,知府潘士秀、副將王起龍重建。

大名庵 :在城南五里,康熙十三年建。

息行庵 在城南三十里峨崀山。

圓照寺 ,在普洱城南門外三里村,元時建。「迎恩寺 」 ,在城東十里。康熙五十二年,知府章履成、副將林國賢、守備趙國柄、教授張鳳鳴、訓導陳冏伯、經歷劉接武,合郡紳士軍民仝建。「廣德寺 」 ,在城西南三百七十五里魚島鄉山麓。明崇禎七年,郡人刁大勳重建。

碧蓮臺寺 ,「在普洱城北一里許,明萬曆四十年,土舍那天福仝孫那崙那崑建。」

皇清康熙五十年,通判張景偉、監生區成千重建。

準提閣 :在城中。康熙三十年,蜀女朱氏建。「毘盧閣 」 ,康熙四年,知府潘士秀、副將王起龍建;康熙四十五年,副將林國賢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