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1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施秉縣

雲臺山 ,在偏橋西北三十里,獨立萬山中,如女「几然。不連岡,不屬嶺,屹然天柱,雲停煙結。仄逕紆迴,攀援始得上。及巔平衍,可數百畝,旁有石屏開列,群巒拱伏如兒孫,環望無際。其間石壁藤蘿,虯龍倒挂,蒼猿髯狖,入戶揖人,誠異境也。」 明萬曆間,衛千夫長徐貞元棄官辟穀,偕友周惠登卜築得此,遂結廬焉。後淄流擴為大剎,《徐道人遺蛻》至今尚存,鬚髮如故。邑士人讀書其上,

三台山 在縣城南,峰巒連峙如畫。

岑麓山 在縣治後。岡隴重複,四面陡絕。岑鰲山 在縣北一里。明季設防於此,壘址尚存。

巴施山 ,在縣北十五里。其山圓聳插天,狀如卓筆。

仙飛山 在偏橋衛東南一里。

瑞雲山 在清浪衛治北,嶺多雲氣。建「瑞雲宮」 ,後增樓閣,可望百里。

玉屏山 ,去瑞雲山三里。

照山 在清浪城南

竹屏山 在照山前三里。

曬袍山 ,去竹屏山五里。

諸葛洞 在偏橋東十五里,一名「甕蓬洞。」 中為五重,類皆飛崖絕壁,高闊數十丈,有鷺鶿灘、芙蓉洞等名。㵲水發源黃平,東流二百四十里,至此洞而出。行亂石窟中,盤渦傾仄,挽舟而上,不啻呂梁、龍門之險,故商船僅至鎮遠而止。明萬曆間,郭子章鑿之,功未成而罷。

皇清順治十六年,總督趙廷臣、巡撫卞三元因黔饑。

軍需告匱,取運楚米,艱於轉輓,乃議開此,檄新鎮道徐弘業、副將王可就董其事。爰鳩工伐險,划石之半,舟乃得前艚。楚米萬石,徑運黃平城下,或詫以為神。後停運,日漸淤塞。

鐘鼓洞 在偏橋衛雲臺山前有望元關,對山相望。河內有石鐘、石鼓,扣之如鐘鼓聲,故名。癩頭坡 在縣北十五里,軍民會哨於此。羊子崖 在偏橋衛東五里,黑色,中一石獨白如羊。

蕨萁嶺 去竹屋山五里。

前江 在縣南。一名「重安江。」 自黃平川流入境,又南流數十里,即為洪江。

別溪 在縣南。居民資以溉田,下流入洪江。秉溪 在縣南,灌田最廣。

鳳溪 在縣南

鶴溪 ,在縣南二十里。

描龍溪 在清浪衛城南。

竹坪河 在清浪衛南五里。

關口鐵廠河 在清浪衛南七里。

響泉 在縣南。泉聲觸石如雷,隆冬亦不減。湧珠泉 在偏橋衛城內西隅。泉自地湧出如珠,味甘涼。

麒麟溝 在清浪衛西城外。明正統間,山箐中牛產麒麟,能食農家鐵具,土人不知而殺之,故名。

楊柳溝 在清浪衛西城外。

鎮遠府城池考        通志

本府。鎮遠縣附郭。

鎮遠府城池 ,「明正統己巳,生苗掠庫都,清兵備道趙之屏建議築城。知府程㸅於治西木家灣,跨江據崖,甃城四十五丈,高一丈五尺,直至屏山,高低不一,共垛口七十六箇,為城樓一座。萬曆癸巳,苗襲府治,掠東西二關。巡按馮奕垣捐贖鍰六百兩,檄知府張守讓於木家灣城外築石城一百二十丈,於治右樵採」 小徑為「石圈硐門」 ,又於治右老虎衝空凹處壘石塞之。崇禎壬午,知府張宗偉以施秉苗叛,又於西門臨關磯上砌石為臺,高丈許,東西兩關門樓傾頹

皇清康熙十年重修。

外縣

施秉縣城池 ,明嘉靖四十四年,檄建石城,計堵四百一十。萬曆間,又於城上建冷鋪一十六所,後圮。知縣王筦重修。

皇清康熙十一年春,重加修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