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1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卷目錄

 貴州總部彙考

  貴州建置沿革考

  貴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貴州星野考

  貴州戶口考

  貴州田賦考

  貴州兵制考

 貴州總部總論

職方典第一千五百二十一卷

貴州總部彙考

貴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

「貴州,古梁州南境,荊州西裔也。殷為鬼方,周為靡莫之屬。」 戰國時,楚頃襄王遣將莊蹻略地黔中。秦為黔中郡。漢為西南彝地。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彝,分屬牂柯、犍為、武陵三郡。蜀、漢為牂柯、興古二郡。晉為牂柯、犍為、興古、武陵四郡,屬荊、益寧三州。貴州,古南宋、齊因之。隋為巴東、黔安、清江、明陽四郡地。古唐武德二「年歸附。貞觀十六年,開山洞,益拓其地,置牂柯、彝、播、珍等州,屬黔中、劍南二道採訪使。古昭宗大順二年為蜀王建所有。五代唐天成二年附於唐。晉天福五年,都雲蠻長尹懷昌率其屬十二部,牂柯蠻長張萬濬率其屬思、彝等州,皆附於楚。宋至道三年,分隸荊湖與劍南之東、西三路。元豐間,改隸」 湖北夔州二路。政和中,復置思、播、珍、承、溱五部,尋廢。宣和元年,以田祐恭加貴州防禦使。嘉定庚午,以宋永高陞貴州經略安撫使。貴州之名始見於此。元分隸湖廣、四川、雲南、廣西四行省。至元十六年,諸彝降附,置八番羅甸等處軍民宣慰使司及都元帥府於貴州。十九年,以降彝、八番金筑百萬砦,悉為郡縣,置順元路。金筑府貴州以統之。二十年,討平九溪十八洞,置郡縣,并立總管府,俱聽順元路宣慰司節制。初隸湖廣,後改隸雲南及四川,尋復隸湖廣,而割普定以西隸雲南。二十九年,併宣慰司都元帥府,置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明洪武初,分隸雲南、湖廣、四川三布政司,設都司於貴州,領貴州衛,貴州前衛、龍里、新添、平越、清平、興隆、都勻、威清、平壩、普定、安莊、安南、普安、赤水、畢節、永寧、烏撒十八衛,安南、安籠、平彝、樂民、摩泥、普市、白撒、阿落密、黃平九千戶所。永樂十一年,廢思南思州宣慰司,設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領思南、思州、銅仁、石阡、鎮遠、黎平、烏羅、新化八府。十八年,設貴州等處提刑按察使司。宣德中,省烏羅、新化二府入黎平、銅仁。成化十年,設程番府於程番長官司。弘治六年,設都勻府。隆慶二年,改程番府為貴陽府,移治省城。萬曆二十年,陞安順州為「安順軍民府。」 二十八年滅播,以播地設平越府,改湖廣平清、偏鎮四衛隸貴州,而以黎平府隸湖廣。三十一年,復以四衛隸湖廣,黎平府仍隸貴州。崇禎三年,以水西地設開州一州,《敷勇》、鎮西二衛,于襄、修文、《赫聲》、濯靈、定南、威武、息烽、《柔遠》八所。

皇清因之。順治十八年平馬,乃設《普安縣》,隸安順府。

康熙三年,平水西,設平遠、大定、黔西、威寧四府。十一年,改龍里、平越、清平、都勻、普定五衛為縣;省安莊衛入鎮寧州,黃平所入黃平州,新城所入普安縣。二十二年,割湖廣鎮遠、偏橋二衛隸貴州,省鎮遠衛入縣。二十三年,改黔西平遠為州。二十六年,改貴、前二衛為貴筑縣,敷勇衛為修文縣;省修文、濯靈、息烽、于襄四所入縣;省新添衛入貴定縣,俱隸貴陽府。改威清、鎮西二衛為清鎮縣;省赫聲、威武二所入縣,改平壩衛為安平縣,省柔遠所入縣,改安南衛為安南縣;省普安衛入普安州,省定南所入普定縣,省安籠所入南籠廳,俱隸安順府。改「大定府為州,改永寧衛為縣,省普市所入縣,改畢節衛為縣,省赤」 《水衛》入縣,省烏撒衛入威寧,俱隸《威寧府》。省《興隆衛》入《黃平州》,隸《平越府》;省《偏橋衛》入《施秉縣》,隸《鎮遠府》。三十四年省《新貴縣》入《貴筑縣》。共領府十一,州十二,縣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