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2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銅仁府關梁考        通志

本府。銅仁縣附郭。

龍勢關   、石榴關   、施溪漾頭關俱在府治東。

倒馬關   清水塘關 俱在府治北。廣濟橋 在府北十五里。舊橋圮,城守副將賀國賢重建。

天生橋 在府城北一百二十里。石崖橫亙,溪上如橋。

雙江渡 在府南。崖峭水深,渡以小舟,即大小二江合流處也。

龍家渡 在府西一百里。

琴抱渡 在府西十五里。

桃映渡 在府西北六十里。

吳家渡 在府西北三十里。

壩黃渡 在府西十里

銅仁府公署考        通志

本府

銅仁府治 在府城中。明永樂十一年建。正統十四年燬於苗。成化三年,知府楊顯嘉重建。明末毀於兵。

皇清康熙四年,知府梁懋宸重建。

同知署 駐正大營

經歷司署 在府治左

銅仁縣治 在府城北隅。明萬曆二十三年建,後燬。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趙景福捐資重建。

典史署 在縣治東

銅仁協鎮署 :在府城內。

銅仁府學校考

本府            《通志》:「銅仁府儒學 ,在府治東。明永樂十三年,知府周驥建。宣德七年燬。正統八年,知府蕭和鼎、洪鈞相繼修建。十四年燬。天順二年,知府張隆重建。萬曆四十三年,知府陳以耀增修。明末盡燬。」

「皇清康熙二年、重建正殿明倫堂」、東西兩廡、戟門以

及啟聖祠名宦、鄉賢二祠。

學廨 教授。羅之琬增修。

原額、學田一百七十二畝二釐五毫。

荒蕪田,一百一十九畝二分;

《實在》熟田五十二畝八分二釐五毫。

原額本色學租倉斗米三十四石四斗五合,田荒無徵米二十三石八斗四升。

實在有徵米一十石五斗六升五合。

原額「全熟學田五十畝。」

該全徵本色「學租倉斗穀」 二十五石。

銅仁縣儒學 附府學

銅仁府戶口考        通志

府總

《戶口》、原額二千八百二十八戶

《人丁》原額二千四百七十五丁,內除人丁三百四十四丁原係峒蠻,例不徵銀外,實額編差人丁二千一百三十一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一千六百四十六丁半。

舊徵差人丁三百一十九丁半。三十一年增六十五丁,三十五年增一百丁。

原額丁差銀一千四百二十三兩五錢五分九釐,丁逃無徵銀一千一百二十九兩九錢七分八釐。

實在有徵丁差銀二百九十三兩五錢八分一釐三十一、三十五兩年編審增出加增夫馬草料銀四兩八錢二分六釐六毫七絲八忽六微六纖八塵六渺。遇閏年分加徵閏銀五兩六錢六分五釐五毫六絲五忽六微五纖四塵八渺。無閏之年,例不徵輸。

府親轄

戶口、原額八百二十一戶

《人丁》原額一千一百六十九丁,內除提溪司人丁三百四十四丁,原係峒蠻,從未審丁徵銀外,實額編差人丁八百二十五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四百九十四丁半。

舊徵差人丁二百一十四,丁五分。三十一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