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2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吳塞山 在邦塞山西

銀賴山 在三郎司南十里,舊有銀賴洞。砦。苗沙山 在三郎司西,容江之水出焉。亦曰「苗沙洞。」

高韋山 在三郎司南三十里。

高鏡山 在三郎司東七十里。

摩天嶺 在府城東北

高峰嶺 在西山陽洞長官司西。

「白雲巖 」 在湖耳司。

銅鼓崖 在府城東北二十里。有洞高大如屋,深遠可三里,中有溪水橫流。

石崖 在潭溪司東。四壁峭絕,中容二百餘人。羅團洞 在府城東北十五里。洞門寬廣,旁有磴如床,可容二百餘人。

響水洞 在湖耳司西八里。水自洞中出,衝激有聲。

龍洞 在洪州泊里司小山下。洞內廣深一里許,旁有龍潭,禱雨輒應。

福祿江 源在苗地,至府西境為古州江。東至永從縣,南合彩江,為福祿江。又東合大巖江,為「南江」 ,流入廣西柳州界。

潭洞江 在洪州泊里,長官司治東。

新化江 源在府城西,為三十里江,北流為八舟江,又東北為新化江,又西北合於清水江。清水江 源自生苗地,東至赤溪兩江口合新化江。

洪州江 在洪州司,昔有龍見。

容江 在曹滴司

寶帶江 :在府城西南三里。源出石井山下之莊家潭,東北流遶寶帶山。

大巖江 在西山陽洞司南。源出大巖山,南流入於福祿江。

九曲河 在府城北

斂村溪 :在府城東六十里。

甯溪 在府城東。源出丑家山,北流入斂村溪。潭溪 :在洪州司。

上黃溪 在洪州司東南,源出灑洞山。

高鏡溪 在三郎司東。源出高鏡山,流入新化江。

高韋溪 在三郎司東。源出高韋山,流入新化江。

朗溪 在湖耳司東。源出石流山,亦名「變溪。」 東茶溪 在歐陽司東北。源出東茶山,流亮寨界。

清泉 在湖耳長官司治西南。兩石相向,中有泉穴,深不可測,遇旱禱雨有應。

神魚井 在府城南,井有五色魚,不恒見。蓮花池 在洪州泊里,司龍洞西。

永從縣

《雲洞山 》:「洞最幽奇」 ,

上皮林山 在縣南。有皮林洞,高敞寬廣,可容數百人。

下皮林山 去上皮林山二里,又名過化山。石壁上題「過化」 二字,筆墨奇異,苗人歲用石灰填之,否則病目。

衝口山 在縣南三十里。

老荒山 在縣西十里。深林掩映,蓊翳蔽天,土人避兵處。

大力山 在縣南一里許。其勢奔騰朝縣。塘防山 在縣南十里。孤山雄峙,苗所出入之咽喉,故設塘防之。

標瑞山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石人布列,石馬奔騰,亦奇觀也。

龍圖山 :與標瑞山相近。蜿蜒奮迅,有群龍趨海之勢。

江頭山 在縣西五里

鹿背山 :在江頭山西南二十里。出奇禽佳竹、秀卉甘泉。

筆架山 在縣東五十里。三峰特立,如筆架然。楚王山 ,在銅鼓衛東三里。舊《志》云:衛城四面皆高山,可以屯兵。其東曰楚王山,有楚王川壘,明初征蠻時所築。

登高嶺 在縣治後。憑高遠眺,諸峰羅列,一水澄泓。

桂花坪 在縣南四里

滑石坡 在縣南十五里。石磴綿延,滑不留足。昔有仙人飲水於上,掌膝之印,至今存焉。仙鵝磴 在下皮林山西南。孤峰特起,四面石壁如削。中開一坪,可容數千人。

管團洞 ,在縣西南二十里,其勢壁立。洞在半山中,有鵰鳥,春棲其上生子,冬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