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4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十一卷目錄

 泰山部紀事

山川典第二十一卷

泰山部紀事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東至於海,登岱宗。」

《書經·虞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蔡註《巡守》者, 巡所守也。岱宗,《泰山》也。

《春秋》隱公八年:「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左傳》:「鄭伯請釋 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三月,鄭伯 使宛來歸祊。」不祀泰山也。

《管子封禪篇》:「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欲封禪。管仲 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 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 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 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 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 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 受命然後得封禪』。」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過孤竹;西 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 登熊耳山,以望江漢。兵車之會三,而乘車之會六,九 合諸侯,一匡天下,諸侯莫違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 異乎?」於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窮以辭,因設之以事,曰: 「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 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也。東海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 翼之鳥,然後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鳳凰 麒麟不來,嘉穀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鴟梟數至,而欲 封禪,毋乃不可乎?」於是桓公乃止。

《晏子諫上篇》:景公舉兵將伐宋,師過泰山,公夢見二 丈夫立而怒,其怒甚盛。公恐,覺,辟門召占夢者至。公 曰:「今夕吾夢二丈夫立而怒,不知其所言,其怒甚盛, 吾猶識其狀,識其聲。占夢者曰:『師過泰山而不用事, 故泰山之神怒也。請趣召祝史祠乎泰山則可』。」公曰: 「諾。」明日,晏子朝見公,告之如占夢之言也。公曰:「占夢 者之言曰:『師過泰山而不用事,故泰山之神怒也』。今 使人召祝史祠之。」晏子俯,有間,對曰:「占夢者不識也。 此非泰山之神,是宋之先湯與伊尹也。」公疑以為泰 山神。晏子曰:「公疑之,則嬰請言湯、伊尹之狀也。湯質 晢而長,顏以髯,《兌上豐下》,倨身而揚聲。公曰:『然,是已。 伊尹黑而短,蓬而髯,《豐上兌下》,僂身』」《而下》聲。公曰:「然, 是已,今若何?」晏子曰:「夫湯,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 君也,不宜無後。今惟宋耳,而公伐之,故湯、伊尹怒,請 散師以平宋。」

《禮記·檀弓》:孔子過太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 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 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 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 之,苛政猛于虎也。」

《列子天瑞篇》:孔子遊于泰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 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問曰:「先生所以樂,何也?」對 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惟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 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得為男矣, 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 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 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寬者也。」 《湯問》篇:「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 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 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歎曰:『善哉善 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莊子盜跖》篇:「孔子往見盜跖,盜跖乃方休。卒徒太山 之陽」,膾人肝而餔之。

《論衡書虛篇》:顏淵與孔子俱上魯泰山,孔子東南望 吳閶門外,有繫白馬,引顏淵指以示之曰:「『若見吳閶 門乎』?顏淵曰:『見之』。孔子曰:『門外何有』?」曰:「有如繫練之 狀。」孔子撫其目而止之,因與俱下。淵髮白齒落,精華 竭盡,故早夭死。

《禮記·檀弓》:孔子蚤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歌曰:「泰山 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 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

《曾子孝實》「曾子敝衣力耕泰山下,天雨雪凍甚,旬月 不得歸,思其父母,作《梁山歌》。」

《通志》:「孟子生時,母夢神人乘雲自泰山來,將止于嶧。 母凝視久之,忽片雲墜而寤。時閭巷皆見五色雲覆 孟氏之居。」

《越絕書荊平王內傳》:楚殺伍奢而并殺子尚。子胥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