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7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少陽河,源出少陽峰下,東南流入於潁。

盧店河源出太室之左,經盧店東南,過告成入於潁。 「雙溪河」,源出太室,異源合流,過縣東南入於潁。 理粧河,源出少室,與少姨廟相近。少姨嘗臨水理粧, 故名。土人亦稱「李莊河。」

江左河,源出少室,西北流入於伊。《通志》稱姜左嵩書 載見一斷碣,言唐高宗幸少室過此,愛其山川秀麗, 顧謂侍臣曰:「江左風景不過如此。」因稱江左。

五渡谿,源出太室東谷,自山頂下流,疏為二十八浦, 過大澤中,平廣多石。其水縈紆迴流者五,故名。其地 產菖蒲,一寸九節,服之可以成仙。

「黃谿,源出太室巖中,由山左下注,谿邊多黃石 金屑。」谿源出太室之南五里許,密樾奇石,映帶左右, 谿中時有金屑如麩。

《玉谿石羊關》東岸邊有釣臺,巖畔有石室,境之最勝 者。

拜馬澗在少室後。相傳太子晉乘鶴昇天,群臣拜別 回拜所乘馬,馬亦飛空而去。

「公路澗」在少室山後,袁術與曹操相拒處。

石淙在太室東南,按武后《遊石淙詩序》云:「爰有石淙 者,即平樂澗也。源出於嵩,流合於潁,奇勝為箕、潁之 冠。」武后久視長安間,常來此逭暑,群臣侍宴賦詩,刻 石巖際。

雲錦淙見盧鴻《嵩山十志》。

「瀑布」,在盧巖,千仞直下,如疋練,如垂簾,飛洒萬狀,夏 月雨後益奇。

九龍潭在太室東巖之巔,眾水咸歸,為一大峽。峽作 九壘,每壘結為一潭,遞相灌輸,水色洞黑,其深無際。 封禪壇有《石記》,戒人「遊龍潭者勿語笑以黷神龍,龍 怒將有雷恐。」

金碧潭在太室下。見盧鴻《嵩山十志》。

車箱潭即平樂澗。澗長數里,石勢盤錯,水流喧激。忽 至此,兩崖壁立,水深不流,狀如車箱。

白龍潭在太室東。土人曾見有白龍自潭中飛昇,今 潭上有白龍王廟。

古蹟:負黍城在少室南,中有少姨廟,見《含元齋集》。《水 經注》:「負黍在陽城西北二十七里,世謂之黃城。」二說 互異。《史記》:「鄭伐韓,敗韓兵於負黍。」《漢書》云:「陽城有負 黍聚。」

訾城,在太室北。見《水經注》。

登封城在太室南麓。漢武帝登中嶽,聞呼萬歲者三, 詔以山下戶三百為之奉邑,命曰崇高。靈帝改崇高 為嵩高。後周為嵩陽。隋文帝六年,改嵩陽縣為武林 縣。十八年,又改武林縣為輪氏縣。唐高祖武德四年, 以陽城、嵩高、陽翟置嵩州,又析三縣地置康城。十七 年,省嵩陽入陽城。高宗永淳元年,營奉天宮,分陽城、 緱氏,復置嵩陽縣。萬歲登封元年,將封嵩山,更名「嵩 陽」為「登封縣」,陽城為「告成縣。」宋省陽城入登封。明景 泰間,拓大其城。萬曆辛亥,知縣傅梅重修。

告成城在太室東北三十里。古陽城縣,今廢。

潁陽城在少室西南,古夏輪國。漢置縣。潛確《類書》稱 陽城為潁陽,以其在潁水之陽也。《漢書》所稱潁陽,與 《水經注》㶏陽不知何在。《唐書·地理志》云:「載初元年,析 河南伊闕、嵩陽,置武林縣。開元十五年,更名武林曰 潁陽。」《括地志》云:「潁水源出嵩高縣東南三十里陽乾 山。考其里道,正今之潁陽鎮也。」時代已遠,名稱互異, 遂無定指矣。

延壽城,即緱氏城。古滑國。漢置縣,今廢。

孤竹城,在太室西南三十里。潁水穿流城北。

鞏縣城,在太室之東北。

轘轅關在太室、少室之間,緱氏縣東南。《左傳》:「晉欒盈 過周,王使候出諸轘轅。」《獻帝春秋》曰:「車駕出洛陽,自 轘轅而東,楊奉、韓暹引車追之。」即此。《管子·地圖篇》云: 「轘轅之險。」房元齡注云:「謂路形若轘,而又轅曲,緱氏 東南轘轅道。」是也。

石羊關在太室之東南。《郡志》云:「關口陡峻,道路險隘, 僅容一車。元至正六年設。」或曰:「關崖有石如羊,故名 鄂坂關。」舊《志》云:在告成。晉《地理志》云:「城陽有鄂坂關。」 或曰:「即崿嶺。」

大谷故關在潁陽西北,與倚箔山近。見《唐書·地理志》。 「陽城關,西魏置。孝昌十二年,陞陽城縣為郡,復分陽 城地為康城縣,置陽城關。」

《袁術固》在少室山後,屬偃師袁公路,與曹操相拒,置 此。四周絕澗,可容萬人,澗亦名「公路澗。」

封禪壇在太室中峰。唐武后登封時建,今廢。

八仙壇在太室山頂。武帝見八仙圍棋,因建,今廢。 琉璃壇,在會善寺西。唐高僧《趙州從諗傳》云:「少往嵩 山琉璃壇納戒,即此。」有元僧溥光石刻茶牓,字徑二 寸,頗具風度。

中嶽廟在黃蓋峰下。古柏森蔚,為一方寺觀之冠。唐 《韋行儉碑》云:「元魏徙廟於嶽之東南。」似元魏以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