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7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年,人無知者。黨禁未解而卒。」

《林縣志》:「蕭綦,隆慮人。漢末修道天平山延壽宮,善吹 簫,能致鳳凰翔集,號碧霄真人,道成白日沖舉。」 《晉書庾袞傳》:「袞字叔褒,少履勤儉,篤學好問,察孝廉, 舉秀才,清白異行,皆不降志,世遂號之為庾異行。齊 王冏歸京師,數月不朝,袞曰:『晉室卑矣,寇難方興』。遂 攜妻子適林慮山。比期年,而林慮之人歸之,咸曰庾 賢。及」石勒攻林慮,父老謀曰:「此有大頭山,九州之絕 險也。上有古人遺蹟,可共保之。」袞乃相與登于大頭 山而田于其下。年穀未熟,食木實,餌石蕊,同保安之, 有終焉之志。及將收穫,命子怞與之下山,中塗,目眩 瞀,墜崖而卒。同保赴哭曰:「天乎!獨不可舍我賢乎!」時 人傷之曰:「庾賢絕塵避地,超然遠跡,固窮,安陋木食 山棲,不與世同榮,不與人爭利,不免遭命,悲夫!」 《魏書周幾傳》:「時郡縣斬叛胡翟猛雀於林慮山,猛雀 遺種竄于行唐及襄國,幾追討,盡誅之。」

《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十年冬十一月,賊帥王德仁擁 眾數萬,保林慮山為盜。」

《林縣志》:「隋盧大翼字協韶,河間人。博綜群書,隱于白 鹿山數年,徙居林慮山茱茰澗,請業者自遠而至,初 無所拒,後憚其煩,逃之五臺。」

宋張常清,字正應,林慮魏川楊村人。習進士業。宣和 間,累舉不第,歸學黃老法師,事桃源宮沖和處士王 鍊師。後修鍊于聖符山,得風仙之術。嘗刻木為馬首, 置杖端,時人稱為「竹馬先生。」上以璽書延于便殿,問 方外事,拜諫議大夫,不屈,固辭還山。宣和六年三月 七日午時,忽有白鶴唳空,遂別眾登本宮之東陵,沖 舉而去。

《金史王庭筠傳》:「王庭筠,字子端,河東人。登大定進士, 再調館陶主簿。明昌元年,召試館職中選。御史臺言 庭筠在館陶嘗犯贓罪,不當以館閣處之。遂罷。乃卜 居彰德,買田隆慮,讀書黃華山寺,因以自號。」

《林縣志》:「李志方初名益,本安陽人。金宣宗時補戶部 令史。中原多故,棄官隱隆慮山,坐鍊久之,謁丘處機, 賜號重元子。後主天慶宮,有萬鶴繞壇之異。平生不 作詩,惟羽化時留頌曰:『四大既還本,一靈方到家。白 雲歸洞府,明月落棲霞』。投筆而逝。」

寶公姓武氏,本磁州人。慧性超悟,胸次不凡。金大定 間,造仰山寺,忽有題柱者曰:「人道斑鳩拙,我道斑鳩 巧,一根兩根柴,便是家緣了。」寶公大悟,即向西山結 茅以居。後遍歷諸山,住谼峪寶巖寺。一夕大風震地, 晏坐而逝。

元神保,字安道,北庭人。以蔭補官,為大都河道副提 舉,轉彰德路達魯花赤。至正十七年,兵陷林州居民 上蟻尖寨,神保與民守馬鞍寨。是時,州南寨柵大兵 不時來攻。明年二月,寨破,神保具朝服,懷其所授白 麻,與其妻白顏的斤,投崖而死。

周亨,字子貞,河南開封府人。河南義兵踵起,為平章 蔡國公參謀,贊畫有功,遷官至休告歸林縣,閒居種 田。至正末,兵亂,居民上寨,亨居蟻尖寨。明洪武三年, 兵至寨下,官民下寨出降,亨不屈,投崖死。

明郝世昌,字道隆,林縣人,尚平鄉王觀城縣主。嘉靖 初,山西潞城縣賊陳卿糾眾嘯聚於青陽白果山,朝 廷遣河南、山西巡撫、都御史合兵撫勦。嘉靖六年十 一月,分守河北道參政陶諧、分巡河道北僉事溫濡 以蟻尖寨近賊路穽口等山,乃調儀賓郝世昌,令招 募素知山路丁壯二百人屯守。嘉靖七年九月,賊將 路和尚領眾攻寨,世昌男郝金擊破之,擒和尚、吳學 等五人。是時山西都指揮霍某領兵萬五千人屯聚 山口,進禦無策。陳卿引賊將殷得山等拒敵,指揮薛 朝用與戰,死之。我師潰,乘勢攻陷遼、沁二州,賊益猖 獗。事聞,朝廷遣總兵魯某統河南、山西等處四省兵 討之。參政陶諧、副使翟瓚、保世昌給黃榜告示招撫 旗號。河南都御史潘塤會山西都御史常某合總兵 魯某,期以十月初六日進兵夾攻。世昌議曰:「穽腦山 高,北瞰賊巢,東逼蟻尖寨,固賊咽吭之路也。《軍志》有 之曰:『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又曰:『扼其吭,則背可拊。乘 其無備,盍襲之』。若俟其備而為之所,則無及矣。」潘從 之。初五日夜,世昌率郝金等同指揮吳捷等三百人, 秉火由墓眼道倒橛而上,奪占穽腦,建以赤幟。及明, 卿領眾攻穽腦,我軍既據,長驅而進,勢如破竹,賊眾 披靡。明日,卿復列陣以待王師,並進合擊,賊敗遁走, 追至七子嶺。又明日,卿領大眾迎戰,世昌同指揮吳 捷與戰,大破之。賊勢迫,趨欒莊,又上馬武寨,世昌等 縱火焚其巢穴,合兵攻馬武寨,拔之。卿西遁,倒戈棄 甲,遺牛羊等物填蔽山谷。世昌等率兵追之,卿詣山 西都御史常軍門降。

寶泉巖舊傳漢夏馥棲隱處。嘉靖初,羽士趙得秀者 卜居于此,掘地得馥所遺陶器,書「同隱者」五人名。後 羽徒厭客,碎其器,五人者遂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