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8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列屏障。勢領略兮斷而還連,狀容與兮宛而復壯。「超 然若三十六天兮,神仙之洞宅。奼然若三十六宮兮, 妃嬪之遊燕。」昂霄聳壑,冠佩悠兮泉飛霞傾,爵斝流 兮天闊星熒,玉枰成兮松篁琴瑟,鈞天迎兮嬌雲曲 月,鬢眉新兮煙斜霧蒸。龍麝焚兮霞舒霓卷,舞袖張 兮雷霆轟轟,宮車還兮言未及而公子,頹然如醉兮 灑然如醒,非丈人無以藥之使瘳兮刮之使明。僕未 能窮茲山之勝跡兮,究茲山之曜靈,請執杖屨兮以 從後塵。

遊嵩山寄梅殿丞書      謝絳

近有使者東來,付僕詔書,并御祝封香,遣告嵩嶽太 常移文,合用讀祝捧幣二員,府以歐陽永叔、楊子聰 分攝。會尹師魯、王幾道至自緱氏,因思早時約聖俞 有太室、中峰之行,聖俞中春時遂往,僕為人間事所 窘,未遑也。今幸其便,又二三子可以為山水遊侶。因 亟與之議,皆喜見顏色,不戒而赴。十二日,晝漏未盡 十刻,出建春門,宿十八里河。翌日,過緱氏,閱《遊嵩詩 碑》,碑甚大,字尚未鐫。上緱嶺,尋子晉祠,陟轘轅道,入 登封,出北門,齋于廟中。是夕,寢既興,吏白「五鼓,有司 請朝服行事。」事已,謁新治宮,拜真宗御容。稍即山麓, 至峻極中院,始改冠服,卻車徒,從者不過數人,輕齎 遂行。是時秋清日陰,天未甚寒,晚花幽草,虧蔽巖壁, 正當人力清壯之時,加有朋簪談燕之適,升高躡險, 氣豪心果。遇盤石,過大樹,必休其上下,酌酒飲茗,傲 然者久之。道徑差平,則腰輿以行嶄崒。甚則芒屩 以進。窺玉女窗、搗衣石,石誠異,窗則亡有。迤邐至八 仙壇,憩三醉石,遍訪墨蹟,不復存矣。考乎三君所賦, 亦名過其實。午昃方抵,峻極上院,師魯體最溢,最先 到,永叔最少,最疲。於是浣漱食,從容間躋封禪壇,下 瞰群峰,乃向所跂而望之,謂非插翼不可到者,皆培 塿焉。邑居樓觀人物之夥,視若蟻壤。武后《封祀碑》故 存,自號大周,當時名賢皆姓名於碑陰,不虞後代之 譏其不典也。碑之空無字處,睹聖俞記樂理國而下 四人同遊,鑱刻尤精。僕意古帝王祀天神,紀功德於 此,當時尊美甚盛,後之君子不必廢之也。又尋韓文 公所謂石室者,因盡詣東峰頂。是夕宿頂上,會幾望, 天無纖翳,萬里在目。子聰「疑去月差近,令人浩然絕 世間慮」,盤桓立清露下,直覺冷透骨髮,羸體將不堪, 乃始即舍,張燭,具豐饌醴酒,五人者相與岸幘褫帶, 環坐滿飲,賦詩談道,間以謔劇,不知形骸之累,利欲 之萌也。夜分,少就枕以息。明日訪歸路,步履無苦。午 間至中院。申刻出登封西門,趨潁陽,宿金店。十六日 晨發,據鞍縱望,太室猶在後。路曲南西,則但見少室, 若夫觀少室之美,非由茲路,則不能盡。諸邑人謂之 「冠子山」,正得其狀。自此行十七里,出潁陽北門,訪石 堂山紫雲洞,即邢和璞著《書》之所,山徑極峻,捫蘿而 上者七八里,上有大洞,蔭數畝,水泉出焉,久為道士 所占,爨煙燻燎,又塗填其內。已戒邑宰徙而出之。此 間峰勢危絕,大抵相向,如巧者為之。又峭壁有若四 字云「神清之洞」,體法雄妙,蓋薛老峰之比。諸君疑古 苔蘚自成文,又意造化者筆焉。問道士及近民,皆曰 向無此異,不知也。會將雨而去,猶冒夜行二十五里, 馬上粗若疲厭,則有師魯語,怪永叔、子聰歌俚調,幾 道吹洞簫,往往一笑絕倒,豈知「道路之短長也。」十七 日,宿彭婆鎮,遂緣伊流陟香山,上上方飲于八節灘 上,始自峻極。中院未及此,凡題名于壁、于石、于樹間 者,蓋十有四處。大凡出東門極東而南,自長夏門入, 繞崧轘一匝四百里,可謂窮極勝覽矣。而切切未滿 志者,聖俞不與焉。今既還府,恐相次便有塵事侵汨, 故急寫此奉報,庶代一夕之談。

倚箔山錄          馬純

河南潁陽縣北十五里曰倚箔山。山有洞,若三間屋, 大洞中潭水深不可測,人或瀆多致雷雨之變。時有 笙簫聞于邑中,移時乃止,蓋龍吟也。宣和末,予官河 南,沿檄與縣令陳公遊焉。或云:歐公見神清洞處,紫 雲傍山,若倚箔然,故得名。而「神清」之字見于石壁上。 時有張道人居洞前茅屋中,其人清瘦輕強,眼頗碧 色,舉止若兒童大朴未散者。他人居此者,率不過月 餘,必有怪,恐怖而去,甚者雷雨,挈置山下,獨張居已 三年,初無所見。又一僧極山野,衫衣藍縷,與張同處 亦已數月,似有行業者。張云:「凡潭水微動,須臾有雲 生于水上,稍出洞去,即山下必雨。雨止雲乃覆山,有 龍復歸。」數日前,僧坐椅誦《法華經》于案,忽潭水動,但 以為雨候。俄一白蛇出水中,其大如梁,由僧之前右 繞盤于左,其高如椅。僧張皇恐怖,入室閉關,潛窺間, 僧無如之何,乃厲聲曰:「龍王之出,必欲聞經。老僧為 龍王講此一品。」既終,回施甫畢,蛇由舊逕右繞入潭 中,後僧先去。張復年餘,亦不知所之。張又云:「嘗遍走 此諸山中,有洞穴數十,皆不知名,往往有人骨積于 旁。一日至洞中,行數十步,覺地軟,捫之,乃知行大蛇 背上,急奔走而出。」又云:「亦有好洞穴,但深僻不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