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8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神位祝文

按《嵩高志》:「大中祥符四年春二月,帝有事于汾陰,還 經洛陽,望祭中嶽。五月,詔加五嶽尊號,遣冊禮使攝 太尉右諫議大夫陳彭年,副使攝司徒光祿少卿沈 繼宗,奉玉書衮章,加上中嶽號曰中天崇聖帝,中嶽 后曰正明后。」

大中祥符七年,命詞臣撰《冊禮中嶽碑銘》。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嵩高志》,大中祥符七年 九月,命翰林學士王曾撰碑銘,紀冊禮中嶽之事。 「大中祥符八年二月,醮告嵩山,御製文,構亭刻石」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帝自制五嶽醮告 文,遣使醮告,即建壇之地,構亭立石柱,刻文其上。

仁宗慶曆三年遣使詣嵩嶽祈雨

按:《宋史仁宗本紀》:「慶曆三年夏四月丙辰,以春夏不 雨,遣使祠禱于嶽瀆。」

神宗熙寧元年望祭中嶽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嵩高志》云云。

高宗紹興十四年望祭中嶽遣使易其衣冠劍履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嵩高志》:「紹興十四年,望 祀中嶽。令有司製嶽神衣冠劍履,遣使易之。」

世宗大定四年祭中嶽于河南府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嵩高志》云云。

大定十四年,敕修嵩嶽廟。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嵩高志》云云。

大定二十二年,嵩嶽廟成,命詞臣撰碑文。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嵩高志》:「大定二十二年 廟成,命翰林待制黃久約撰碑文。」

世祖至元三年秋七月遣使祀嵩山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三年秋七月丙午,遣使祀五 嶽四瀆。」

按《嵩高志》:「至元三年六月,遣祀嵩山于河南府境。」 「至元五年夏四月,遣使祀嵩山。」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五年夏四月壬寅,遣使祀嶽 瀆。」

按《嵩高志》:「五年六月,遣使王沂祀中嶽。」

至元二十八年春二月,禱中嶽,詔「加封號,並遣官詣 祠祭告。」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八年二月己卯,遣官持 香,詣中嶽南海淮瀆致禱。丁酉,詔加嶽瀆四海封號, 各遣官詣祠致告。」

按《嵩高志》,二十八年加上中嶽為「中天大寧崇聖神。」

武宗至大元年三月遣使祀嵩山

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元年三月丁卯,遣使祀五嶽 四瀆名山大川。」

仁宗延祐六年春皇太后遣侍臣齎楮幣詣中嶽設醮

按《元史仁宗本紀》。不載。按《嵩高志》云云。

順帝至正九年遣內臣祀中嶽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按《嵩高志》:「至正九年春。遣 內臣資善大夫、宣政院使伯顏忽都馳驛奉錦幡白 金銀盒祀中嶽。」

至正十四年春正月,遣使奉香幣祀《中嶽》。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按《嵩高志》云云。

至正二十五年。遣官抵汴路。即城中望祭中嶽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按《嵩高志》。至正二十五年。 遣翰林應奉李國。奉代。抵汴路。即城中望祭中嶽。

太祖洪武三年釐正神號七月遣官祭告中嶽

按《嵩高志》:「洪武三年,詔嶽鎮海瀆并去前代所封名 號,止以山水本名稱之。嵩山稱中嶽嵩山之神。七月 遣典寶彭恭祭告。」

洪武十年八月,遣中山侯湯和致祭《中嶽》。

按《嵩高志》云云。

洪武十二年八月,遣使鄭允存致祭《中嶽》。

按《嵩高志》云云。

洪武二十八年七月,「以征廣西蠻,遣國子監生祭告 《中嶽》。」

按《嵩高志》云云。

洪武三十年九月。以征西南苗夷。遣使祭告中嶽 按《嵩高志》云云。

成祖永樂元年即位遣姜士暄祭告中嶽

按《嵩高志》云云。

永樂四年七月,以征安南。遣監生李庸祭告中嶽 按《嵩高志》云云。

永樂五年五月,以平安南。遣監生屈伸祭告中嶽 按《嵩高志》云云。

仁宗洪熙元年二月以即位遣大理寺右寺丞楊復祭告中嶽

按《嵩高志》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