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1 (1700-1725).djvu/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秦望山部彙考

《秦始皇》望南海所登之山。

秦望山在今浙江杭州府城南一十二里,高一百六 十丈,週迴百步許。相傳秦始皇嘗登此山以望南海, 故以「秦望」為名。山之東南隸會稽,山之西北隸山陰。

秦望山圖

秦望山圖

按《會稽記》:「東有秦望山」,昔秦始皇登此,使李斯勒石, 其碑見在。

按《水經漸江水注》,吳又有秦望山,在州城正南,為眾 峰之傑,陟境便見。《史記》云:秦始皇登之以望南海,自 平地以取山頂七里,懸嶝孤危,徑路險絕。《記》云:「扳蘿 捫葛,然後能升。」山上無高木,當由地迥多風所致。山 南有嶕峴,峴裡有大城,越王無餘之舊都也。故《吳越 春秋》云:勾踐語范蠡曰:「先君無餘,國在南山之陽,社」 稷宗廟在湖之南。

按《方輿勝覽》。「浙東路紹興府秦望山在州南四十五 里。為眾峰之傑。」

按《廣輿記》,「秦望山在杭州府城南,秦始皇登此望海。 又在紹興府城東。」

按《浙江通志·山川攷》:「秦望山在杭州府錢塘縣南一 十二里,高一百六十丈,周圍百步。」《輿地志》:「秦始皇欲 渡會稽,登此山南望,因名。後唐同光中,錢氏於秦望 建上清宮,有巨木二十餘株,自然成行,名金洞門。有 羅剎石在山之東南,橫截江濤。五代開平中,為潮汐 漲沒。」

望秦山在紹興府城東南三十二里,與秦望山相接。 稍北,始皇登之,以望秦中者也。一名「天柱峰」,一名「卓 筆峰。」

按《杭州府志山川攷》:「秦望山,《宋兩朝國史志》:錢塘有 秦望山,去縣舊治之南一十二里一百步,高一百六 十丈,周圍一百步。《輿地志》云:秦始皇東遊,登此山,瞻 望欲渡會稽,故名。晏元獻公云,『近東南有羅剎石,橫 截江濤,商船海舶經此,多為風浪傾覆,因呼為羅剎。 每歲仲秋既朢,必迎潮設祭,樂工鼓舞其上,後改名 『《鎮山石》』』。」五代開平中,為潮汐所漲沒。

按《紹興府志山川攷》:「秦望山在府城南四十里宛委 山南,高出群山表,秦始皇登之,以望東海,故名。其東 南隸會稽,西北隸山陰。」《十道志》:「秦始皇登秦望山,使 李斯刻石,其碑尚存。」《水經注》:「秦望山在州正南,為眾 峰之傑,陟境便見。山南有嶕峴,峴裡有大城,越王無 餘之舊都也。山有三巨石,屹立如筍,龍池冬夏不竭」, 俗號聖水。旁有崇福侯廟,今廢。山在城之南,與府治 屹對,故謂之南山。姚令威《叢語》:「予嘗上會稽東山,自 秦望山之巔並黃茆,無樹木,山側有三石筍,有水一 泓,蓋即嶕峴也。」咸平中,陸參譔《法華山碑》:「夏后氏巡 狩越山,方名會稽,後世分而為秦望,釐而為雲門、法 華,其實一山。自始皇登此山以望南」陽,又陟天柱之 高峰以望秦中,始有「秦望。」「望秦」之名,而《秦望》為最著 者。

秦望山部藝文一

《秦望山碑         》。秦李斯

「皇帝休烈,平一宇內,德惠修長,三十有七年,親巡天 下,周覽遠方,遂登會稽,宣省習俗,黔首齋莊,群臣頌 功,本原事跡,追首高明。秦聖臨國,始定刑名,顯陳舊 章,初平法式,審別職任,以立恆常。六王專倍,貪戾傲 猛,率眾自彊,暴虐恣行,負力而驕。數動甲兵,陰通間 使,以事合從,行為辟方,內飾詐謀,外來侵邊,遂起禍」 殃。義威誅之,殄熄暴悖,亂賊滅亡。聖德廣密,六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