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2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州餘杭縣,有天柱觀。」

「白鹿山」在杭州天柱山,吳天師所隱。

按《三才圖會大滌山圖考》,「大滌山在餘杭縣西南一 十八里,中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人謂此山幽清,可 洗滌塵心,故名大滌。其中峰曰白鹿山,上有許邁升 天壇、丹竈遺跡,及大滌棲真石室、白茅、歸雲、鳴鈴、龍 蛻諸洞,有來賢巖,有仙跡。巖下有九瑣山,縈紆凡九 折,曰天關,曰藏雲,曰飛鸞,曰凌虛,曰通真,曰龍吟,曰 『洞微』」,曰「雲璈」,曰「朝元。」有「撫掌、翠蛟、桃花、飛瀑」諸泉,今 洞霄宮在焉。

按《浙江通志·山川攷》:「大滌山在杭州府餘杭縣城西 南十八里,高六百九十餘丈,週迴五十里。其山居洞 霄之左,穹窿峻絕,迥壓群巒,中有許邁丹竈遺址。或 言此山清淨,大可洗滌塵心,故名。有七洞,中有一峰, 曰白鹿山,相傳許真君仙去之地。其右為天柱山,高 六百六十丈,四隅陡絕,中突一峰,有參天之勢。其前」 則青檀山。山不甚高,而泉石奇秀,為諸山甲。「來賢」、「試 劍」二巖,月窟、鏡潭皆在焉。其聯峙者曰「乳山。」

按《杭州府志·山川攷》:「大滌山在餘杭縣西南一十八 里,其山仙芝異草,人多不識,中有許邁丹竈遺址。中 有一峰曰天柱山,前則為青檀山,其聯峙者曰乳山 漳海黃道周嘗習學于此,築書院曰大滌山房。 又在臨安縣東二十里,近餘杭,上建洞霄宮,乃天下 名山也。」

按《餘杭縣志·山川攷》:「大滌山一名垂霤山,漢元封三 年建宮壇大滌洞前,唐弘道元年建天柱觀,四維之 中,壁封千步,禁樵採,為長生之林。《茅君傳》曰:『第三十 四洞天,名大滌元蓋之天,穹崇千尺,迥壓群巒,靈芝 異草,人多不識』。」杜光庭記「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大滌、天柱皆在其中,誠神仙之窟宅,修煉之奧區也。」 自宋天聖四年,詳定天下名山洞府,以大滌洞為第 五。於是洞霄宮提舉,用寵輔相大臣之去位者,或亦 以提舉超左相,地望重與「昭應、景靈、醴泉、萬壽」、「太乙、 神霄寶籙」為比,他莫敢望。南渡後,命世大賢往往狎 至,大滌之名,益彪炳寰宇云。

白鹿山,即大滌山中峰,許真君邁上昇於此,天降白 鹿下迎,故名。有昇天壇丹竈遺跡。杜光庭《七十二福 地記》曰:「白鹿山,在餘杭天柱山,吳天師所隱。」

天柱山,在洞霄宮右,高六百六十丈,與大滌山對峙, 四隅陡絕,聳翠參天,丹泉自山頂下,殷殷若雷。按舊 志,天有八柱,在中國者三,一在壽陽,一在龍舒,此其 一也。《道書》謂為第五十七福地。杜光庭《三十六洞天 記》曰:「天柱山大滌元庵洞天一百里,在杭州餘杭縣 天柱觀。」又按《道經》曰:「天地之內,有十大洞天,三十六」 小洞天,如國家之有藩府郡縣,遞相稟屬。其洞天之 內,自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仙官主領,考校災祥。今 天柱山,即《真誥》所謂大滌洞天者也。武肅王記又曰: 「天柱風氣秉和,土腴泉潔,神蛇不螫,猛獸能馴。」其勝 如此。

九鎖山,其勢九折,縈紆相續,自西南轉東北,至宮五 里,環連鎖屬,曲折起伏,內抱靈宮,故得「九鎖」之名。一 天關,二藏雲,三飛鸞,四凌虛,五通真,六龍吟,七洞微, 八雲璈,九朝元。

乳山:在宮前案山也。錢武肅至所增培。

青檀山,在宮前,勢不甚高,而泉石奇秀,甲於諸山。《來 賢試劍》,「月窟、鏡潭」皆在焉。

香爐山:在宮前乳山後,其峰甚銳。

青嶂山在宮西黃山址,狀如屏嶂,與白鹿山相對。 青苕山在宮西青嶂山,東達上塢路,西達栖真洞側。 黃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左大滌,右天柱,高出諸山, 有伏虎巖。《嘉靖志》曰:「其山最高,百里外望之亦見。」 丹山在黃山外,極高廣,綿亙十餘里。楊村在其下,後 有響水石,溪流至此,輒逢逢有聲。

大滌洞,在宮西北半里,周迴凡四百里,與華陽林屋 邃道暗通。相傳閭丘先生入遊,見龍鱗異境,花木鮮 繁,自華陽而歸云。洞門石鼓廣尋丈,扣之逢逢然。入 洞,上下皆平如划削,兩旁崖石委曲夾道,中間一石 倒懸若柱,名曰「隔凡。」洞中行路詰曲,劣通人至隔凡 而止,莫能進。過柱一穴如寶,內闊丈餘,有圓井無底, 惟聞琅琅水聲,乃歷代朝廷遣使投龍以璧簡之處 也。或命童子穿竇入,率怖慄,云「其中深杳不可測,常 有白鼠長二尺許,遊行高崖。」崖下產草,名玉芝,餌之 長生,然希有見者。洞中石潤如玉,皆蒼黑色。

棲真洞在大滌山前峻嶺上。舊《志》云:「大滌先生杜琛 語弟子何法仁曰:『西洞尤廣,汝宜居彼,遯世成真,故 名』」天生罦罳。石頂,狀如寶蓋。龕室幽深,乳泉滴瀝。崖 上有龍爪蟠拏蹴蹜之跡。或試以手漫之。明日視驗 如初。一石平如棋局,白石子如拳,委積其上。入洞門 三丈許,有石仙人為偃臥狀。宋大觀三年,山人胡直 隱居之日,忽聞聲若鼉鼓,數百黑雲靉靆間,火毬相 逐,奔出洞口。已而迅雷烈風,震撼山谷,移時乃止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