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2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宿軒、童秀軒。石十曰石磯、石鼓、石河、石屏、石筍、石門、 棲鶴石、犀角石、爛柯石、連珠石。井一曰龍井,門一曰 龍門,臺三曰禮拜臺、倚杖臺、會仙臺。嶺二曰平雲嶺、 清風嶺。隈一曰鳳翔隈。林一曰珠林原,二曰九瑣原、 藏春原。溪二曰明月溪、鳴玉溪。澗一曰寒碧澗,然尚 有未悉。宋寶元中,僧咸澗來遊,嘗作五洩山十題:一 五洩,二西坑,三夾巖,四龍井,五石鼓,六石門,七石屏, 八俱胝巖,九禱雨潭,十摘星巖。其序云:「平川孤越,怪 峰顛巒,轉入轉幽,駭悅心目。比之鴈蕩,諒無慚焉。」 按《諸暨縣志山川攷》:「五洩山在靈泉鄉西去縣五十 里,飛瀑自富陽山峽來,五洩始至地,故名東西兩龍 潭。東龍」潭即飛瀑處,有「響鐵嶺,上嶺即富陽界,山勢 過嶺,特起一大峰,轉而面南。五洩寺在峰下,西龍潭 深入谷中五里許,未到潭處,一嶺即浦江界,隨潭流 北至寺前,與東潭水合,山勢即轉。面北兩山夾潭流 東行,綿延十餘里,中間奇峰異狀。」

按《富陽縣志名勝攷》:五泄山在縣東南八十里棲鶴 村,上有泉水,匯為溪,兩山夾之,壁立二百丈,溪流噴 沫歷五級下注溪壑,故名五泄,俗名小鴈蕩。上三泄 地屬富陽,下二泄地屬諸暨,故兩邑互見之。按「泄」或 作「洩。」

五洩山部藝文一

《遊五洩山水志       》明·宋濂

五洩山在婺、杭、越三州境上,北距富春,南據句乘,東 接浦江。其山水最號奇峭。齊謝元卿常以採藥深入 其中,而宋刁景純、吳處厚亦頗遊焉。自西坑嶺入,過 遇龍橋,北行二十步,始入西潭。前橫一溪,水甚寒,履 之如冰。由溪而前,徑小潭,傍有嶕石突起,類大甕斜 覆。乃捫石而登,一失足輒墜。又行二里許,地稍平曠, 怪石峻聳,峰巒環列獻狀,其紋縈縈然,類神工鬼斧 所雕刻者。山多猴,遊人過之,輒撒石亂下如雨。又前 行半里,泉自石竇中出,瀏瀏作聲,若琴若笙竽。泉西 流,匯為小窪,瑩澈泓澄,毫髮不隱。鯈魚數尾,洋洋往 來,如行琉璃瓶中。見人至,潛去。窪左大樹離立,極怪 偉,倒影入水中如畫。又前行五十步,大石閼道,相傳 有巖角肖鷹喙,忽夜大雷雨,喙崩下,聲聞數十里。又 行三十步,榛篠成林,翠光浮映,衣袂成碧色。山蟲崖 虺,奔遶後先,瞬目失所在。至此則氣象陰幽,絕不類 人世,如升蓬嶠,坐水晶宮,煙火氣消盡。又自山腰緣 葛而前,竹籜覆地厚,動足輒仆。又過十步許,抵小潭。 小潭上曰「西潭」,流水傾沫成白簾,闊可七八尺,冉冉 下注,滑而無聲。兩旁石崖峭立,苔蝕蘚障,時有水珠 毿毿滴下。歲旱,鄉民禱龍於此,遇禱水,或涌取蜥蜴 入瓶盂中,持以歸,多驗。自遇龍橋至此,約可六七里, 皆蛇盤磬折。路行若窮,又復軒敞。其中勝致,難得具 記。或言潭上有石河,從石河至三臺塔,人跡罕至,莫 詳也。尋故路而出,斜迤而東,過香爐峰。峭拔,上有石, 類香爐,故名香爐。北有峰,圓而童,名「缽盂峰」;或曰「肖 東甌鴈蕩,又名鴈蕩峰。自鴈蕩而南,時有白雲覆於 谷口者,名白雲峰;屹然人立者,名玉女峰;嶄嶄勢欲 柱天者,名天柱峰。」其他諸峰,星聯肺附,登名圖籍者, 蓋七十有二焉。復從崖東折度,略安橋,趨三學士院。 院唐靈默禪師道場。師嘗降龍於此,遺蹟尚存。由院 北深入,又百餘步,至東潭。潭上飛瀑,可二十丈,瀑怒 倒擊崖竅中,若運萬斛雪,從天擲下,白光閃閃,奪人 目睛。至潭底輒復逆上,有聲如輥雷。人笑語,咫尺不 能辨,猶聞甕中聲。居人云:「每天風一號,四山林木震 撼欲折,黑雲下罩,杳不知」昏曉,歲旱,投龍者多驗。如 西潭。復北折而西,泝潭之源,登響鐵嶺,度紫閬山。村 人多舍茅葦間,有平皋數百畝,可耕溉,傍沿石河,又 行一里許,地名「石鼓,足」頓之,鼕鼕鳴。越十步,至第一 潭,潭如井,睨之正黑,投以小石,鏘若珮環。又越十餘 步,至第二潭,圓如錡釜,面廣而底敞,大水驅亂石聚 其內,迨滿復洩去。潭下石壁百餘尺,險不可寘足。從 其右懸藤墜下,至第三潭。潭甚深,以線縋之,下不見 底,其形方狹而長。天向陰,常有雲氣從中起,疑有潛 龍,人恆以幽悄為病。第四潭咸不敢往,或以綯圍腰, 繫巨栰。俯崖而瞰,潭左右皆楓木,其形大概如第二 潭,而廣袤倍之。側有晉劉龍子墓。相傳龍子嘗釣於 潭,得驪珠吞之,化龍飛去。後人為壘石作塚,或云龍 子之母葬焉。世遠不可辨。又其下至第五潭,即東潭, 因其水五級,故名為「五洩」云。噫!造物之委形於山水 者,其奇峭有是哉!

遊五泄記          徐渭

萬曆二年十二月廿有二日,偕王圖、吳系馬策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