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3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四卷目錄

 天台山部藝文二

  石梁觀瀑記       明鄒迪光

  由寒明歷桃源記       前人

  遊台宕路程        陶望齡

  天台紀遊詩自序      洪若皋

  天台山記         葉良佩

  遊國清寺記         張存

  遊天台記略         李汶

  遊天台山記        王士性

  赤城賦          楊文聰

山川典第一百二十四卷

天台山部藝文二

《石梁觀瀑記》
明·鄒迪光

飯罷,由間道抵石梁,旁有「石橋山,三峰並起兩崖間 石梁橫亙,龍形龜背,長可五尋,廣不盈咫,千年苔積。 雙澗之水,合流下注,為瀑百餘丈,撼崖石而趨橋下, 漰湱澩灂,如雷如霆。其飛流噴沫,漩澴滎瀯,橫灑橋 上,又如雨如霰。橋與崖石各為瀑所擊,欲泐欲仆,不 能自安。此如渴虹見水,倉忙奔赴,盡其猛力而投於」 不測之淵,淵內復有怪物起而格鬥,兩鬥不相下,則 以其餘怒嚙山噬石,精奔神注,滲漉大地,此亦天下 之至觀也。石梁人無能走者,獨一老僧,年且七十,善 走,呼之走,如履巨坂,往來自若。問之曰:「不見橋耳。」微 獨無橋,且無懸崖無瀑耳。乃知丈人之沒伯昏,務人 之射,率以不見得之,忘水忘火,可蹈「可赴,天下事盡 如是耳。」眾驟見瀑,皆以為奇,撫掌稱快。而余獨有微 憾於此者,人在下而瀑在上,從下睇上,始可得其直 下之勢,而窮其奔雲擁雪之奇。今所建曇花亭,與梁 平,又與梁逼,地勢跼蹐,則目力不遠,安能盡得其勝 也?因與金子、徐子牽葛破蘚,搜一線之路,循崖下走, 坐《濯纓亭》基一望,則石梁在半空之上,所注瀑自半 空飛下,若不知所由來,與近玩大有逕庭矣。

《由寒明歷桃源記》
前人

寒、明兩巖也,而總一山,以脊相背而立。明巖之前有 八寸關,層峭屹立,怒石紛起,棧齴巉嶮,若執械以儆 不若者。巖洞在其下,嵌空玲瓏,日光穿漏,若掃除以 待上客者。洞口有帽影馬跡,相傳太守閭丘引追謁 寒山,拾得二人,長嘯入巖,巖闔而閭蛻,此其遺跡也。 又五里而寒巖,深廣如大廈,一石方正可坐,是寒山 宴坐處。其左有石龜若龜,石筍若筍。再西有兩石分 架,名雀橋。若橋再西有泉亂灑巖洞而下,名龍鬚若 鬚。洞前有立石數丈,五色交錯,名「綬帶。」若帶其間,石 脂石髓產自陰崖,可煉而餌,以當服食,真是神仙窟 宅。又五里,過青溪,從護國寺右轉二里,為桃源,是劉 阮遇僊之地。昔劉阮入山採藥,逢雙「鬟於溪口,笑迎 以入。留半載謝去,而子孫已七世矣。」後人追述其事, 即山而鑿石開道,環以桃花,謂澗為「鳴玉」,謂峰為「雙 女」,謂溪為「惆悵。」夫鳴玉者,珮環也;雙女者,雙鬟也;惆 悵者,惜別也。無非為仙女仙郎寫此風流勝事也。今 其地壁塢深奧,隒崖曲折,若房若櫳,葳蕤深鎖,似人 間亦非人間,獨無胡「麻流出耳。嗟乎!兩巖猶在,二仙 何之?流水依然,雙鬟寂寂。閭丘太守,採藥郎君,然耶 否耶?」為三歎而出。

《遊台宕路程》
陶望齡

九月廿七日,癸巳發足。甲午早,過蒿壩。巳時,揚帆行, 觀蔡山湖,未至三界二里宿。乙未,過嶀浦,謁清風廟, 歌石屋詩。凡再過。申時,步上竹山頭。十月朔,丙申早, 至嵊,問海門疾,留飯,飯後行。晚至南明。丁酉,觀千佛 巖,坐上方僧房,望月峽,遂登絕頂碁枰石,飲茗法輪 石上。午後入新昌,飲呂道州家,還宿寺中。戊戌,發南 明,入城,飲俞春元家。巳時,行二十里,過小石佛鋪,觀 呂尚書祖墓。二三里過桃墅廟。沿惆悵溪又行五六 里,過斑竹山,有峰崷如蓮花初開,山景始佳。土人言 從斑竹小峰橫度,有洞名「桃源。」又數里至三盤,盤盡 遂躋慧墅嶺。暮宿太平庵,門有竹柏,甚幽。戊戌,從太 平庵行二十里,有小村落,半里至牛姑嶺。嶺高五倍 慧墅,數折遂上絕頂。眾峰纍纍,平處如案上覆盂,又 如佛頂上螺髻,車馬行其上,乍低乍昂,如蟣蝨從螺 中蹣跚也。始予遊五洩,上響鐵嶺,嶺窮忽為平野,溪 流峰峙,聚落雞犬,略如下方。十里始下山,意殊異之。 及登慧墅,其上平衍,略如五泄紫閬,乃悟向所見亦 恆事耳,不謂復有牛「姑也。」譬如層臺重閣,梯磴累進, 為觀益奇矣。台山如百由旬大寶蓮花,躡頂上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