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羅漢觀,大鼓未至棲賢數里,先聞三峽噴薄激射之 聲,動心駭目,凡山南佳處,領略粗遍。爾後一再經從, 皆不暇訪陳跡。至今清夢猶在巖壑間。嘗有一編《紀 遊》,今亡。

《冷齋夜話》:東坡遊廬山,至東林,作偈曰:「溪聲便是廣 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 舉似人?」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看山了不同。不識廬山真面 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魯直曰:「此老人於《般若》,橫說豎 說,了無剩語」,非其筆端,能吐此不傳之妙哉!

《夷白齋詩話》:廬山陳氏有《甲李堂帖》,宋淳熙年刻,有 「李太白『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一章。《宋人品》為馬 子才偽作,今觀其筆跡,非偽也。字畫豪放,書後題曰: 『吾頭懵懵,醉而書此,賀生為我辨之,汝年少眼明』。」 《蒙齋筆談》:「慧遠法師白蓮社在廬山東林會者佛馱 耶舍、佛陀跋陀羅、竺道生、慧持、慧叡、曇恒、道昺、道敬、 曇」詵,皆浮屠,劉遺民、雷次宗、周續之、宗炳、張野、張銓 皆居士,合十八人。「初,晉太元中為佛者道安居太山, 遠從之學,安以為高弟,遣行其教,東南至廬山,樂之, 因留不去。寺舊不甚廣,元豐間,老南之徒常總主寺 事,總人物雄邁,為其徒之傑。始作創大鼎新之,雄麗 莊嚴,遂為江湖間第一。而白蓮社者,其」遺跡尚在。余 少,屢欲往遊,訖無因。今老矣,勢必不能至。得李伯時 所為圖而愛之,常揭之壁間,意或得僧俗間勝士十 許輩,不必如遠之數。追其故事於山間。山有二泉,東 泉為尤勝,瀦其下流,倚山傍崖,為澗為池,亦多蓮。然 三十餘年,訖無甚如余意者。每徘徊澗壑,想見遠時, 輒慨然如見其人。遠社為浮屠者,吾不能知。而劉遺 民、周續之、雷次宗,皆見《宋書隱逸傳》,風調清遠,方知 晉宋間風俗之衰,方外超出絕俗之士,尚不乏如此, 豈今而無之乎?第余無以致之爾。頃蒙恩賜寺號「積 善教忠」,守其丘墓。自閩還歸,摹作屋八十楹,去余居 無一里,四山環集,兩澗遶其旁,今漸成其三之一,尚 意有道生輩肯從之。終以成余志也。

《遊宦紀聞》:「谷簾三疊,廬阜勝處。惟三疊於紹熙辛亥 歲始為世人所見。宣和初,有徐上老,棄官修淨業,名 動天聰,被旨祝髮,住圓通,號青谷止禪師。當時已觀 此泉,圖於勝果寺之壁,蓋未出之先,緇黃輩已見,特 祕而不發耳。從來未有以瀹茗者。紹定癸巳,湯制幹 仲能主白鹿教席,始品題以為不讓谷簾。嘗有詩寄」 二泉於張宗端曰:「九疊峰頭一道泉,分明來處與雲 連。幾人競賞飛流勝,今日方知至味全。鴻漸但嘗唐 代水,涪翁不到紹熙年。從茲康谷宜居二,試問真嵒 老詠仙。」張賡之曰:「寒碧朋尊勝酒泉,松聲遠壑憶留 連。詩於水品進三疊,名與谷簾真兩全。畫壁煙霞醒 昨夢,茶經日月著新年。山靈似語湯夫子,恨殺屏風 李謫仙。」《九疊》屏風之下,舊有太白書堂,又有詩,詩有 「吾非濟代人,且隱屏風疊」之句。楊子江心水號中泠 泉,在金山寺傍,郭璞墓下,最當波流險處,汲取甚艱。 士大夫慕名,求以瀹茗,操舟者多淪溺。寺僧苦之,於 水陸堂中穴井以紿遊者。往歲連州太守張思順監 江口鎮日,嘗取二水較之,味之甘洌,水之輕重,萬萬 不侔。乾道初,中泠別涌一小峰,今高數丈,每歲加長。 鸛棲其上,峰下水益湍,泉之不可汲,更倍昔時矣。玉 乳泉,在丹陽縣練湖上觀音寺中,本一小井,舊傳水 潔如玉。思順以淳熙十三年沿檄經由,專往訪索,僧 蹙頞而言:「此泉變為昏黑,已數十年矣。」初疑其紿,乃 親往驗視,果如墨汁,嗟愴不已,因賦詩題壁曰:「觀音 寺裏《泉經》品,今日惟存玉乳名。定是年來無陸子,甘 香收入柳枝瓶。」明年攝邑,六月,出迎客,後至寺,再汲, 泉又變白,置器中,若雲行水影中,雖不極清,而味絕 勝。詰其故,蓋紹興初,宗室攢祖母柩於井左,泉遂壞 改遷,不旬日,泉如故。異哉!事物之廢興,雖「莫不有時, 亦由所遭於人如何耳。」宗瑞,思順之子也。

《珍珠船》廬山有上霄峰,可千仞,上有古跡,云是「夏禹 治水時泊舟之所,鑿石為竅,繫纜其上。」

《玉堂閒話》:補闕熊皎云:「廬山有上霄峰者,去平地七 千仞,上有古跡,云是夏禹治水之時泊船之所,鑿石 為竅,以繫纜焉。磨崖為碑,皆蝌蚪大字,隱隱可見。則 知大禹之功與天地不朽矣。」

辟寒開封孫惟信,嘗大雪登廬山,至絕頂,盡得景物 之詳,嘗撰《廬阜紀遊》一卷。惟信能詩詞,有官棄去不 仕,自號花翁,遊江淮間,人多愛之。

陶宏中《匡廬說》,明桑子木注:廬山,謂匡家兄弟修道 此山,故字之匡。又方輔老聃去後廬存,故名之廬。若 是,則峰泉雲壑,僅作三姓骨董,不但遠誣諸公,亦且 小視匡廬矣。《五嶽圖序》曰:「黃帝勒岱宗,登雞頭,升熊 湘,合符釜山,命霍潛為南嶽輔,錫青城為丈人,署廬 山為使者。」是廬山軒堯以前著,何得謂獨昉於周也? 往同王泗上宿棲賢,王曰:「天下名山僧占多,此言大 謬。余請易占為住」,遂可其意。夫泗上不以名山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