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雲峰迤西為七里岡。《山疏》云:「路通驛。」

雲峰之西南麓,中有福海院、蟠龍庵、羅漢寺、定心庵、 龍溪廟。《山疏》云:「蟠龍庵西南有羅漢洞,可坐數十百 人。」

其上為白雲峰。《山疏》云。「廬山有東西白雲峰,此為西 峰。」

其下有白雲庵,不知何時建。又有龍溪廟、德化祠。德 化祠者,孔嗣宜同合族建,當央結庵,亦曰黃龍庵。 黃、龍二山邃壑,中有上弔橋、下弔橋。《山疏》云:「黃、龍二 山間,下臨絕澗,路為中斷,樵者伐木為橋,緣諸木杪 而濟,故名弔橋。」

弔橋之南為馬耳峰,其下有青雲庵。《山疏》云:「馬耳峰 當漢陽西北。」

馬耳峰之支有小山,曰石壁山、兩屏風山,其下有報 國寺、龍潭庵、約之塔。《九江志》云:「報國寺,乾德中僧約 之建,正德中僧永連,成化中僧元凱修。」

兩屏風山水、石壁山水,合而東北流出甘泉口。《九江 圖經》云:「廬山西嶺有甘泉,昔有船柁自山頂隨流而 下,土人呼為柁下溪。」

甘泉口西為圓通山,山南有圓通寺。《山疏》云:圓通寺 者,本潯陽人侯氏之居也。唐李後主取為功德院,名 曰崇勝寺,命僧緣得居之。宋將曹翰伐江州,以兵入 寺,而德不起於座,翰怒曰:「『汝知有殺人不眨眼將軍 乎』?德曰:『若亦知有不畏死和尚耶』?」翰雖亢暴,猶知嘆 異,禮遇之。凱旋以聞。宋太祖詔賜緣德號道濟禪師, 寺曰「圓通崇勝禪寺。」《九江志》云:「圓通建於唐宋元時, 兵敗,洪武中,僧道鋹重建。弘治中,僧」福。正德中,僧 明璇相繼修「圓通寺。」初開時,得觀音大士像於土中, 故名。

寺中有夜話亭。《山疏》云:「歐陽永叔與居訥禪師談道 處」,或名清音亭,或名歐亭。

又有一翁二季,《亭山疏》云:「嘉祐中,蘇老泉嘗與東坡、 潁濱往來寺中,所謂一翁二季也。」

主圓通席者十有一人:曰道濟德,曰止御,曰居訥,曰 可遷,曰約之,曰印通,曰白雲端,曰簡堂機,曰道旻,曰 真慈。按《寶訓》云:「宋皇祐中,仁宗使銀璫小吏以綠綈 尺書召居訥住孝慈,訥稱疾不起,薦大覺璉。或問之, 訥曰:『學道貴知足,守澹泊,若以聲利自累,何厭之有』?」 十人事見各錄。其一人曰覺浪,《盛山疏》云:覺浪大師, 「明崇禎初,住圓通三載,始下金陵。」

圓通寺西有圓機禪師《塔山疏》云:「圓機名道旻,元人 也,號旻古佛。」

又西有「青居公館」,在「青居鋪。」

馬耳峰西南為石耳峰,其陽有雞鳴庵、侯溪,其陰有 清溪。

石耳峰下有上塔院。《桐樹庵山疏》云:「上塔院者,道濟 禪師之塔也。道濟逝時,囑其徒曰:『甃吾塔,必以青石, 石紅,吾且再來』。」其後石紅而圓機適來,人謂圓機為 道濟之後身云。

上塔院水、桐樹庵水,與清溪水合。《山疏》云:「桐樹庵在 上塔院東北。」

石耳峰南有雞籠山、《張家山山疏》云:「雞籠山有柔石, 可用為礪,人謂之圓通石。」

張家山,西北為清風嶺,西南為面陽山。面陽之陰有 陶靖節書院及墓。《山疏》云:「鹿子坂故有靖節祠,乃後 人即先生之居以祀先生者。」旁有洗墨池,既而兵廢 為他姓田。其後田為水衝,有斷碑出焉,題曰「晉陶靖 節先生故里。」北郡李夢陽乃始以為據,盡復其地,歸 諸陶氏。然田而不祠,時正德之六年也。祠乃建於面 陽山陶墓之側,事由九江守馬紀在嘉靖十二年。蓋 先生之墓,屋與地,亦以兵廢,為他姓。田、李之復宅地 也,亦併復墓地。其後二十二年,紀來為守,乃始請建 祠,著祀典,而名之曰「書院。」

書院之水,出白塔橋面陽山,南有康王谷。《南康志》云: 「康王者,楚懷王之子熊繹也。秦滅六國時,王避難於 谷中,王翦追之急,天忽大風雷雨,翦人馬不能前,得 脫,遂隱谷中不出。」谷中有烏龍潭。《山疏》云:「潭水有二 源,一自仰天坪來,一自漢陽峰來,二水相合匯谷中。 其大龍潭常有龍居之,其上有碑記。其崖口有道人 石」及石船、石馬、石虎。

谷簾泉《山疏》云:「谷簾泉在康王谷中,源即漢陽所發, 西行為花石崖所束,湍怒噴湧,散落紛紜,數十百縷 班布,如玉簾懸注數百丈,故名谷簾泉,亦匡廬第一 奇觀,陸羽所論二十種之一也。」無名氏所云「康王谷 瀑布不下,開先瀑布,騷人見之,管教杜口。」唐宣宗微 時,嘗與黃蘗禪師觀瀑布,蘗吟曰:「穿山透石不辭勞, 地遠方知出處高。」宣宗應聲曰:「溪澗豈能留得住,終 歸大海作波濤。」知非常人云。

雲液泉,《山疏》云:「雲液泉在簾泉側,其味亦清洌甘寒 毒。」龍潭銅馬廟,《山疏》云:「漢王莽時,銅馬久而妖授土 人廟祀之,其妖愈熾,而毒龍潭時時溺人,並為厲。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