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四十卷目錄

 廬山部藝文一

  蓮社誓文        晉劉程之

  廬山賦         宋支曇諦

  廬山碑序         梁元帝

  秋於敬亭送從姪耑遊廬山序 唐李白

  廬山雲液泉賦有序    吳筠

  望瀑泉賦          李華

  遊大林寺序        白居易

  廬山草堂記         前人

  祭廬山文          前人

  廬山寄元稹書        前人

  廬山黃石巖院記       劉軻

  授墨堂記        宋白玉蟾

  記遊廬山          蘇軾

  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    蘇轍

  廬山錄          周必大

  廬山後錄          前人

  蓮社圖記         李沖元

  遊廬山東林記        陸游

  送陳淵幾叟遊山序      李綱

山川典第一百四十卷

廬山部藝文一

蓮社誓文        晉劉程之

維,歲在攝提格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師釋 慧遠,貞感幽奧,霜懷特發,乃延命同志息心貞信之 士,百有二十三人,集於廬山之陰,般若臺精舍阿彌 陀佛像前,率以香花敬薦而誓曰:「惟斯一會之眾,緣 化之理既明,則三世之傳顯矣。遷感之數既符,則善 惡之報必矣。推交臂之潛淪,悟無常之期切。審三報 之相催,知險趣之難拔,此其同志諸賢,所以夕惕宵 勤,仰思攸濟」者也。蓋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跡求。 必感之有物,則幽路咫尺;苟求之無主,則渺茫何津。 今幸以不謀而僉心西境,叩篇開信,亮情天發,乃機 象通于寢夢,欣歡百于子來。于是雲圖表暉,影侔神 造,功由理諧,事非人運。茲實天啟其「誠,冥數來萃者 矣。可不剋心重精疊思,以凝其神慮哉!然其景績參 差,功德不一,雖晨祈云同,夕歸攸隔,即我師友之眷, 良可悲夫。是以慨焉胥命,整襟法堂,施等一心,停懷 幽極,誓茲同人,俱遊絕域。其警出絕倫,首登神界,則 無獨善於雲嶠,忘兼全於幽谷。先進之與後升,勉思 彙征之道,然後妙觀大義,啟心貞照,識以悟新,形由 化革,藉芙蓉於中流,蔭瓊柯以詠言,飄雲衣於八極, 汎香風以窮年。體忘安而彌穆,心超樂以自怡,臨三 台而緬謝,傲天宮而長辭,紹眾靈以繼軌,指大息以 為期。究以斯道也,豈不弘哉。」

廬山賦         宋支曇諦

「昔哉壯麗,峻極氤氳,包靈奇以藏器,蘊絕峰乎青雲。」 景澄則巖岫開鏡,風生則芳林流芬。嶺奇故神明鱗 萃,路絕故人跡自分。嚴清升仙於元崖,世高垂化於 䢼亭。應真陵雲以踞峰,眇忽翳景而入冥。咸豫聞其 清塵,妙無得之稱名也。若其南面巍崛,北背迢遰。縣 霤分流以飛湍,七嶺重㟽而疊勢。映以竹柏,蔚以檉 松。縈以三湖,帶以九江。嗟四物之蕭森,爽獨秀於元 冬。美二流之潺湲,津百川之所衝。峭門百尋,峻闕千 仞。香爐吐雲以象煙,甘泉垂霤而先潤。

廬山碑序         梁元帝

夫日月麗天,皇穹所以貞觀;川嶽帶地,后土所以維 寧。廬山者,亦南國之德鎮,雖林石異勢,而雲霞共色。 長風夜作,則萬流俱響;晨鼯曉吟,則百嶺齊應。東瞻 洪井,識曳帛之在茲;西望石梁,見指寶之可拾。誠復 慕類易悲,山中難久,攀蘿結桂,多見淹留。

秋於敬亭送從姪耑遊廬山序 唐李白

余小時,大人令誦《子虛賦》,私心慕之。及長,南遊雲夢, 覽七澤之壯觀,酒隱安陸,蹉跎十年。初嘉興季父謫 長沙西還,時余拜見,預飲林下。耑乃稚子,嬉遊在旁。 今來有成,鬱負壯氣,吾衰久矣。見爾慰心,申悲道舊, 破涕為笑。方告我遠涉,西登香爐,長山橫蹙,九江卻 轉,瀑布天落,半與銀河爭流。騰虹奔雷,激射萬壑,此 宇宙之奇詭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窺焉。羨 君此行,撫鶴長嘯,恨「丹液未就,白龍來遲,使人著鞭 先往桃花之水,孤負宿願。慚未歸於名山,終期後來, 攜手五岳」,情以送遠,《詩》寧闕乎?

廬山雲液泉賦并序    吳筠

《筠所居之東嶺》,其側有泉,洪纖如指,冬夏若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