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5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三壇,上壇王子瑤,中壇匡智,下壇匡大郎。山下有 崇元觀、金文寺、觀音、定光巖。又有十二境,曰送龍潭、 釣魚臺、駕鶴峰、禮斗壇、煉丹井、衣冠塚、圍棋石、讀書 巖、通仙橋、白蓮池、崇元觀、滾泉池,皆王山之勝也。 按《泰和縣志·輿地表》:「王山在仁善鄉,狀類卓筆,高二 十里,晉王子瑤隱此仙去,因名王山。唐」匡智與姪大 郎復至,又名匡山。山頂有上中下三潭,又有十二境。 又有定光巖、《八耳鍋》

匡山部外編

《泰和縣志》:「晉王子瑤字大皋,華陰人,王喬之裔。永嘉 中,自玉笥過廬陵,南至小江,無船憑竹而過,今大皋 渡是也。既渡江至邑,即黃茆岡築壇醮籙,感白鶴翔 舞。事聞,賜名曰白鶴觀,給錢千緡,買田贍之。後東遊 見義山,心喜,就洞口建壇禮斗,誦《黃庭經》。于是玉女 降九鼎丹方,修煉四十八年,功過滿,值七月七日,上」 帝賜九光之服,霓旌絳節,來迎子瑤,白日上昇。今白 鶴觀改為「延真觀」云。

唐匡智,長安人。貞觀間,棄妻子,與姪大郎往廬山修 養。居七日,忽一老人出揖問何以至此,智答以來意。 老人曰:「子誤矣,此山雖勝,然陰地。自此以南多名山, 皆陽地,子可求之。」二人別去,至吉州,望見義山,遇大 江無渡,見岸有雙竹,指而歎曰:「吾志倘遂,此行當濟。」 已而果然。忽有樵夫引二人登山,祝之曰:「此山安穩, 勉力精修。」語畢,長揖而去,不知所在。遂於送龍洞尾 建第二壇,朝夕禮斗。又建丹井一穴,天降雙鯉其中。 既數年,中元佳節,上帝降仙衣二襲,匡君衣其一,足 下雲生,上昇而去。大郎出遊,暮歸失智,號泣三日,聞 空中語曰:「仙衣已降,汝不能受上帝責汝。已為奏謝, 令汝為地仙。」是日,天降布鼓一,自山椒而下。大郎遂 立第三壇一所,朝夕禮斗。次年七月七日,忽尸解。事 聞於朝,敕命鄉人塑像立祠祀焉。當時布鼓之聲震 長安,有命取去,不鳴,遂還于廟。一夕,風雷震怒,凌晨 失鼓。今匡郎廟、崇元觀俱存。

武功山部彙考

晉葛洪修仙之「武功山。」

武功山在今江西境內,跨吉安、袁州二郡。地根盤八 百餘里,高踰三十里。其山舊名「武公山」,至梁武帝改 為武功山。一說宋紹興間,于此設防守禦,故名「武功」 云。

按《輿地廣記》:「武功山在安福,晉有武氏得道于此,舊 稱武公山。侯景之亂,陳武帝入援,夢武真人助義,因 改武功。」根盤八百餘里,跨吉、袁二郡,高踰三十里。中 夜登頂,可望日出。上有葛仙壇,壇北雷崖。雷崖在武功最高處 峻削奇古延袤數十里林風時起隱隱雷吼其中雲氣開朗恆見巖戶開闔若有神仙居之而聚散莫測 數十洞,即葛仙藏書處也,亦名「葛仙峰」,一曰「小桃源」, 並立二杏樹,東花西實,至明年,花實易向矣。

按《輿地志》,「武功山在萍鄉,根盤八百里,跨吉袁二郡, 相傳葛元煉丹于此,又名葛仙峰。宋紹興間守禦之 地,至今樵者往往得遺甲斷戈,故山以武功名。」 按《江西通志·山川攷》:「武功山在吉安府安福縣西一 百里,連接瀘瀟二山,根盤八百餘里,跨吉袁二郡,晉 葛元、葛洪二仙,先後修煉山中,因名葛仙峰。又傳有 武氏」夫婦遠來修煉,夫止瀘瀟,婦止西昌,遂以武公 名山,故泰和有武姥山云。及陳武帝時,陰助王帥平 侯景之亂,更名武功,高踰三十里。中夜登頂,可望日 出。峰上有仙翁壇,以巨石疊方丈許,瓦皆以鐵。祀葛 仙於壇內。傍石塔,時或見火焰,若金燈然。山腳有集 雲行宮二菴。半山有箕峰菴,南向有圖坪菴,昔有異 人遊憩於此,潑墨於門壁間,忽不見。山人洗之,見行 草書甚奇,墨刻至今存,或以為白玉蟾所作。又有觀 音巖,明白雲禪師開創梵剎,名「白法菴。」規趾宏敞,可 容數百人。

又在袁州府萍鄉縣東一百二十里,羅霄洞之嶺。宋 紹興間,洞寇猖獗,分路趙扆統禁軍𠞰捕有功,立柵 山上,因名。相傳葛元煉丹於此,亦名「葛仙峰。」

按《安福縣志山川攷》:「武功山在縣西北百里,一名葛 仙峰,登絕頂可望日出,接瀘瀟二山,包畜九龍,根盤 八百里。昔葛洪、葛元二仙先後修煉於此。山上有仙 翁壇、雷巖、紗帽、筲箕、飛雪、黃龍、烏狗諸潭,有圖坪、箕 峰、集雲行宮諸菴,白玉蟾遺墨在焉。」

瀘瀟山山頂二水,瀘水東流,匯於彭蠡,瀟水南流,會 於洞庭。

九龍山自武功絕頂,行十五里,萬山環繞,林木蓊鬱。 相傳劉蓬頭結茅山中。嘉靖間,遊僧寧州創「勝佛禪 林。」

按《萍鄉縣志山川攷》:「武功山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大 安里,與羅霄山相連。宋紹興間,洞寇猖獗,趙扆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