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貞觀 年定祀南嶽衡山於衡州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衡嶽志》。「唐太宗制。以五 郊迎氣之日祭五嶽。貞觀中。定祀南嶽衡山於衡州。」
元宗開元十三年封南嶽為王立真君祠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衡嶽志》:元宗開元十三 年,封南嶽為司天王,秩加三公一等。是時天台道士 司馬承禎言:「今五嶽神祠是山林之神也。五嶽皆有 洞府,有上清真人降住其職,山川風雨,陰陽氣序,是 所理焉。冠冕章服,佐從神仙,皆有名數,請別立齋祠。」 元宗奇其說,敕五嶽皆置真君祠。
開元二十五年。敕祭南嶽。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開元二十五 年十月「戌申,敕令國子監祭酒張說祭南嶽。」
天寶三載遣使祭南嶽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天寶三載「四 月丙辰。詔令少府監李知柔祭南嶽。」
天寶五載春正月。封南嶽為「司天王。」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按《冊府元龜》。「天寶五載正月乙亥。詔封南嶽神為司 天王。應須告祭。仍令所司擇日啟奏。」
天寶十載,遣使祭南嶽。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天寶十載正 月甲子,有事于南郊,大赦天下。詔令專使分往致祭 名山大川及諸靈跡先有廟者。二月己亥,遣嗣魯王 宇祭南嶽司天王,並取三月十七日庚子一時致祭。」
宋
太祖乾德元年遣使祭南嶽
按:《宋史太祖本紀》:「乾德元年夏四月乙酉,遣使祭南 嶽。」
按《衡嶽志》:「宋太祖建隆四年,平湖南,命給事中李昉 祭南嶽。」〈按是年十一月改元乾德〉
乾德六年。詔祭四鎮。准唐開元禮。七月。復南嶽祠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玉海》云云。
按《衡嶽志》:「乾德六年,始定南嶽常祀,時有司言,祀官 所奉止四嶽,今按《祭典》,請祭南嶽於衡州。」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定衡嶽常祀日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太平興國八年,祕 書監李至言:「按五郊迎氣之日,皆祭逐方嶽鎮海瀆。 自兵亂後有不在封域者,遂闕其祭。國家克復四方 間,雖奉詔特祭,未著常祀。望遵舊禮,就迎氣日各祭 于所隸之州,長吏以次為獻官。」其後立夏日祀南嶽 衡山於衡州。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定祭南嶽於衡山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衡嶽志》:真宗大中祥符 二年秋八月,祕書丞董溫其議南嶽祀衡山。從之。溫 其上言,「漢以霍山為南嶽,望令壽州長史春秋致祭。」 詔禮官與崇文院檢討詳定。上奏曰:「『按《爾雅》云:『江南 衡山』。註云:『衡山南嶽』。又霍山為南嶽』。註云:『即天柱山, 潛水所出』。此即非特霍山為南嶽。舜五月南巡,周之 《王制》,皆以衡山為南嶽。惟漢武帝以衡山為遼遠,取 讖緯之流而祭灊、霍。至隋,復以衡山為南嶽,奉祀已 久。國家疆宇敻廣,難於改制。其霍山如有所請,及特 改祭,即委州縣奉行。」從之。
大中祥符四年,詔「南嶽帝及后並加尊號。」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四年夏四月乙未,加上 五嶽帝號,作《奉神述》。」
按《衡嶽志》:「大中祥符五年,詔加南嶽尊號曰司天昭 聖帝。十一月戊戌,立南嶽後殿,上尊號曰景明后。」〈按本
《紀》作「四年。」 此作「五年」 ,當以《本紀》為正。
〉
神宗熙寧九年以安南行營將士疾病者眾遣使祭南嶽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熙寧九年十二月, 以安南行營將士疾病者眾,遣同知太常禮儀院王 存詣南嶽虔潔致禱,仍建祈福道場一月。又以西江 運糧獲應,命本州長吏往祭龍祠。」
徽宗政和三年定南嶽祭處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按《衡嶽志》:徽宗政和三年, 「詔以祭五帝日祭嶽鎮海瀆、南嶽、衡山,祭於潭州界。」
金
世宗大定四年命望祭南嶽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四年六月庚午,初定祭五嶽 四瀆禮。」
按《衡嶽志》。「大定四年,禮官言。嶽鎮海瀆。當以五郊迎 氣日祭之。」詔依典禮。立夏望祭南嶽衡山。
元
世祖中統二年遣使祭南嶽
按《元史世祖本紀》。中統二年秋七月乙丑。遣使持香 幣祀嶽瀆。按《祭祀志》:自中統二年始以南嶽為南 道。遣使二人,漢官、蒙古官出璽書給驛以行。
至元三年定南嶽祭日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三年秋七月丙午。遣使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