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7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樂靜者居之,使其開墾」數時,花木繁盛。而玉蟾此去 羅浮,入室回,必永身以住持之。美中曰:「然則先生既 去也,寧不為我記其庵,而盟他日之再來乎?」玉蟾曰: 「唯是庵背倚幔亭峰,面對虎嘯巖,左則天」柱峰,右有 鐵板嶂。入去不數舉武,則有朱晦庵仁智堂。出來纔 一喚地,則有魏王會真廟。其間有沖佑觀,修廊數百 間,層樓數十所,玉笈錦囊,舉皆御書;瓊櫝琅龕,悉儲 仙蛻大雲。金身之招提,實左右乎止止之庵側。上有 天鑑池,可以通弱水,下有昇真洞,可以透蓬萊。武夷 千巖萬壑之奇,莫止止之地。若也雲寥玉洞,煙鎖琪 林,紫檜封丹,清泉浣玉,猿隨羽客,鶴唳芝田。鐵笛一 聲,群仙交集;磁盃三飲,步虛泠泠。蓋可以歌《太空紫 虛》之洞章,吟《玉靈羽翮》之仙曲。然則塵埃不礙眼,古 今皆一時,而絳幔虹橋之事猶宛然矣。奇哉!青草青, 百鳥吟,亦可棋,亦可琴。有酒可對景,無詩自詠心。神 仙渺茫在「何許,武夷君在山之陰。棹雙舟,歸去來,琪 花滿洞何處尋。」豈非止止庵清絕勝妙處耶?詹美中 定知玉皇將再宴,曾孫玉蟾亦將煉七返九還之丹。 此日此文不徒作也。若異日有異事,尤見止止庵不 徒建也。蓋止止者,止其所止也。《周易》艮卦兼山之義, 發明止止之說,而《法華經》有「止止妙難思」之句,《莊子》 亦曰:「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是知三教之中,止止為妙 義必有得止止之深者。宅其庵焉,則青山白雲,無非 止止也。落花流水,亦止止也。啼鳥哀猿,荒苔斷蘚,盡 是止止意思。若未能止止者,參之已有止止。所得者 如行住坐臥,自有不止之止,非徒滯枯木死灰也。予 特止止之輩也。今記此庵,非謂止之止止,實謂止其 止之止而已矣。

雲窩記           前人

武夷山一洞天也。神仙有無,或隱或顯。昔者此地,籛 鏗餌紫芝,能乘風御氣。神姥採黃朮,能呼風檄雨。若 夫張魏諸真君,男女得仙者十三輩,不知何年中秋 之夕,玉帝宴曾孫也。一盃既罷,簫鼓回空,當時諸君, 霞裾霓袂,飄然已仙矣。後世有煉丹巖、換骨巖者,蓋 當時事也。世傳止止庵有李道士,幔亭峰有李鐵笛, 「毛竹洞有李磨鏡,一李耶?三李耶?昇真洞下有張金, 鼓子峰頭有張草衣,一張耶?二張耶?」又如鼓樓巖之 詹靈巖之葛與夫先輩,道士吳懷玉,皆山中人,見之 者動輒騰飛駕空,浮葉泛水,丹鬢綠髮,行步如飛,或 蛻形,或尸解,或遁或存,使人歆慕之不可得與語者, 第相錯愕,不謂千載之下,仙躅寥寥,惟青草白雲尚 爾無恙。猿啼鶴唳,誠不忍聞。驀而丹樞陳先生,辟穀 不粒,年已七八旬,方瞳漆髮,其顏猶童,未知何許人。 而終日凝神,不語不寢,動與常人異。所附身僅一破 衲。一旦在乎五曲之間,吟晦翁先生「山高雲氣深」之 句,平林煙雨,尚如昨也。於是誅茅伐竹,經營一廬,目 曰「雲窩。」後倚大隱屏,「前望三教峰」,左則仙掌,右則天 柱,面丹爐之石,枕鐵象之巖。東距仁智堂,西抵遊仙 館,皆百舉武。寒猿喚曉,碧煙濛濛,棲鴉催暮,紫霞漠 漠,雲飛白花,鳥放脆聲,何況山之蒼,水之碧,風又清, 月又白,悄無人跡之地。以人間一年,比洞中一日,亦 不為過。噫!真樂足矣。至於人亦廬,廬亦人,與溪山相 忘,與「風月俱化,則有紅鸞紫蜃、青鳥白鶴」之事,丹樞 先生知之。

遊武夷山記         劉斧

山在崇安縣南三十里,方圓百二十里,東南皆枕流 水,一水北至,一水西來,湊於大王峰前,合南流以為 建溪。按《茅君內傳》,「仙家有三十六洞」天武夷山乃第 十六洞,昇真元化之天。其山東望如樓臺,高視如城 壁,西顧似庾廩,北觀如車蓋。峰巒巖岫,四十餘所,峭 拔奇巧,高下相屬,吞吐雲霧,草木蒙茸,寒暑一色,崖 壁紅膩,而稜疊可愛。大王石一名「天柱峰」,在山之東 南,方圓一十里,高五千尺,一面向東瞰北溪,一面向 南瞰西溪,峰南有路可升,但高處危絕,須編梯索節 級而上。近頂有天鑑池,至頂有投龍洞,洞門小而直 下,縋綆百二十丈,乃可至水。每朝遣使投金龍玉簡, 悉詣其處。峰山頗有佳竹,多虯屈如龍蛇狀。又有仙 橘,小者如彈丸,其皮可食,大者如雞卵,味尤甘。又有 仙李,如小鳥卵,長而色赤,味亦酸美。又有仙荔枝,叢 生密結,成朵可食,微類閩中者,但差小耳。又有仙柏, 樹古而青翠,可賞,自餘異卉佳木,多不能名。《雜記》曰: 「昔魏王子騫得道此山,遂叱開是石,與眾仙居。其中 別有天地日月星辰、五嶽四瀆,與世無異」,斯可信矣。

武夷書院銘       元宋德潤

元氣孕胎,武夷秀偉。石結空濛,雲行雨施。玉女峰高, 蒼屏隱翠。有祠者屋,徽國所祀。學究千古,道濟斯世。 念昔濂洛,有開群蒙。不有朱子,學傳孰宗。匪剖纖悉, 理窮孰通。九曲迴溪,山高水深。明月當戶,清風在林。 溥博淵泉,以慰我心。

遊武夷山記        明江瓘

庚申夏四月,余弟珍自信州致書,謂此邦多名勝,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