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8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潮陽縣志山川攷》,「縣治之北,有龍首之山,其東三 里曰東山,其地多砂石,無草木。其上有石焉,其中有 竇,狀如北斗,曰七星石,石七孔,中孔有水,不盈不涸, 時有飛塵落葉墜其中,不可濯也。有石焉,其上有雲 氣」,曰棲雲石,元王用文大書「棲雲」二字刻石上。有洞 焉,曰方廣洞,刻云「陳廷評開」,未詳何代。有橋曰望仙 橋,塔曰聚聖塔,今廢。石室之間有壇焉,曰五雷壇,壇 之西有亭焉,曰桐陰亭,亭今廢。東曰水簾亭,其水自 半山而下,奔于積石,噴作瀑布之狀,若垂簾然。昔人 因築臺其間,引以為流觴曲水。知縣陳瑄始重修之。 至知縣宋元翰復易以石,典史陳公陞又修石龍以 駕飛泉,於是亭遂為東山第一勝事矣。亭左有僉事 江匯大書「雲壑風泉」四字,及邑人陳大器「觀海」二大 字。其下有石焉,曰雙旌石,以張許廟見元旌,故名。有 碣焉,曰馬冢。蓋唐昌黎、宋文山嘗遊其地。

東山部藝文一

「《東山修水簾亭記      》明」 ·陳瑄

東山為潮陽形勝地,風氣曠夷,樹木蔥鬱。舊有泉水, 自半山而下,源源不竭。又有亭翼然臨于其上,以為 曲水流觴之所。歲月滋久,亭宇傾廢,惟水流不息。故 予嘗暇日過此,感慨良久,欲修未能。今海寇初平,民 康物阜,遂鳩工計材,鑿石為甃,輦木為亭,繚以闌干, 其規制視昔有加。後之人宴集於斯,一觴一詠,真足 以暢敘幽情,雖《蘭亭》之名勝,不是過也。用書此以誌 歲月云。

東山部藝文二

《登東山          》宋·鄭厚

小雨上東山,層層著意看。尋泉行處僻,就石坐來寒。 赤舄歸周旦,蒼生起謝安。功能成底事,一抹暮雲殘。

《前題》
鄭大玉

暮天涼雨急霏霏,澗谷重重拂翠微。醉魂不受風飄 斷,只恐浮雲自濕衣。

東山八景詩并序    明劉𤣱

潮陽為濱海之邑,峰巒之秀,景趣之幽者,東山其最也。一山之中,佳景有八。古蹟名勝,皆前賢之所遊詠,而鐫題於石,班班可考。觀其阿阜寬平,巖谷深邃,泉溜聯珠,引以為流觴。曲水而鱗瓦翼然於其上者,曰「水簾亭」 也。石壁嵯峨,岑崖高架,扃日月而鎖煙霞,閱歲年而隱冬夏。清虛曠達,別為一洞天者,曰「方廣洞」 也。俯瞰滄溟,峙立峰表,聳靈秀於層霄,罩白雲於朝暮者,棲雲石也。植質朝陽,菶菶萋萋,瑞世而集乎鳳凰,清陰而覆乎欄檻者,桐陰亭也。曰「望仙橋」 ,則絫石通衢,長虹飲澗,而有以迎洞府之神仙;曰「聚聖塔」 ,則砥柱玉簪,插漢凌雲,而有以萃上方之賢聖。以至如斗麗空,爛然出於雲根之上者,七星石也。若聲出地殷然藏於石室之間者,《五雷壇》也。是景也,闡於古,稱於今,森布而環列,清幽而雅麗。邑之來遊者,輪蹄雜遝,無間寒暑。至于達官貴人之自四方至者,亦莫不一往觀焉,實海隅之佳致也。雖其跡之尚存,然歷歲滋多,不無荒蕪湮沒者。予恐其久而無傳於後也,因與二三同志搜訪遺跡,即景賦詩,以紀吾潮山川名蹟之勝,而非耽嗜景物、玩役性情者之可比。僉謂予宜序以張之,予不容辭,迺書於群玉之右,俾後之能詩者次而續之,庶斯景為不朽云。

水簾亭

清泠一派出巖阿,玉碎珠聯灑薜蘿。雲母屏前涵碧 露,水晶宮裏蕩銀河。流觴曲水相環映,鱗瓦華榱起 鬱嵯。自是滄浪最清澈,四時長聽《濯纓歌》。

方廣洞

丹崖石壁倚層峰,別是人間天一重。流水白雲長自 在,蒼苔翠蘚漫堆封。仙人跨鶴歸何處,遊客攜琴喜 見逢。自古傳聞二十六,誰知此地有靈蹤。

棲雲石

巉巖卓立幾千秋,雲氣長生迥不收。散漫乘風如擘 絮,冥濛成雨若浮漚。朝疑巫峽重重起,暮見蒼梧藹 藹浮。《靈運》當年曾作詠,白雲抱石兩悠悠。

桐陰亭

幽亭翼翼起巖巒,誰植良材自結團。翠葉輕羅翻古 砌,香枝森玉拂闌干。清陰不獨祛炎暑,瑞世偏宜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