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衡山東北盡處而言,即為廬阜無疑。蓋自岷山東 南至衡山,又自衡山東北而至此,則九江之原出於 此。三山之北者,皆合於洞庭,而注於岷江。故自衡山 而至此者,必過九江也。此以地勢攷之,妄謂如此。

《答李季章》

《禹跡圖》,云是用長安舊本翻刻,然東南諸水,例皆疏 略。頃年又見一蜀士,說蜀中嘉州以西諸水亦多不 合。今其顯然者,如蜀江至瀘州東南,乃分派南流,東 折逕二廣,自番禺以入海。以理勢度之,豈應有此?必 是兩水南北分流,而摹刻者誤連合之,遂使其北入 江者反為逆流耳。然柳子厚詩亦言「牂柯南下水如 湯。」則二廣之水源。計必距蜀江不遠。但不知的自何 州。而分為南北耳。

《答董叔重》

《漢志》,不知湖、漢即是彭蠡,而曰「源出雩都,至彭蠡入 江」,此為大謬,恐彥和亦不能正也。九江之說,今亦只 可大概而言,恐當時地入三苗,禹亦不能細考。若論 小水,則湖南尚有蒸、瀟之屬,況兼湖北諸水上流,其 數不止於九。若實計入湖之水,只是湘、沅、澧之屬三 四而已,又不能及九也。漢水未入江之前,彭蠡未瀦, 此亦未是。江流甚大。漢水入之。未必能有所增益也。

《偶讀謾記》

《孟子》「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此但作文取其字數 以足對偶而云耳。若以水路之實論之,便有不通,而 亦初無所害於理也。說者見其不通,便欲強為之說, 然亦徒為穿鑿而卒不能使之通也。如沈存中引李 習之《來南錄》云:「自淮沿流至於高郵,乃泝於江。」因謂 淮泗入江,乃禹之舊跡,故道宛然,但今江淮已深,不 能至高郵耳。此說甚似,其實非也。按《禹貢》淮水出桐 柏,會泗、沂以入于海,故以小江而列於四瀆,正以其 能專達於海耳。若如此說,則《禹貢》當云南入於江,不 應言東入於海,而淮亦不得為瀆矣。且習之「沿泝」二 字,似亦未當。蓋古今往來,淮南只行邗溝運河,皆築 埭置閘,儲閉潮汐,以通漕運,非流水也。若使當時自 有禹跡故道,可通舟楫,則不須更開運河矣。故自淮 至高郵,不得為沿,自高郵以入江,不得為泝而習之。 又有「自淮順潮入新浦」之言,則是入運河時,偶隨淮 潮而入,有似於沿。意其過高郵後,又迎江潮而出,故 復有似於泝。而察之不審,致此謬誤。今人以是而說 《孟子》,是以誤而益誤也。今按來南錄中無此語未詳其故近世又有 立說,以為「淮、泗本不入江,當洪水橫流之時,排退淮、 泗,然後能決汝、漢以入江。」此說尤巧而尤不通。蓋汝 水入淮,泗水亦入淮,三水合而為一,若排退淮、泗,則 汝水亦見排退,而愈不得入江矣。漢水自嶓冢過襄 陽,南流至漢陽軍,乃入於江。淮自桐柏東流,會汝水、 泗水以入於海。淮、漢之間自有大山,自唐、鄧、光、黃以 下,至於潛、霍,地勢隔驀,雖使淮泗橫流,亦與江、漢不 相干涉,不待排退二水,而後漢得入江也。大扺,孟子 之言,只是行文之失,無害於義理,不必曲為之說,閒 費心力也。

《記山海經》

「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東,在閩西,北入海;餘暨南廬 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一曰天子鄣。」右出《山海 經》第十三卷。按《山海經》唯此數卷,所記,頗得古今山 川形勢之實,而無荒誕譎怪之詞。然諸經皆莫之考, 而其他卷謬悠之說,則往往誦而傳之,雖陶公不免 也。此數語者,又為得今江浙形勢之實。但經中「浙」字, 《漢志注》中作「淛」,蓋字之誤,石林已嘗辨之。《注》中「龜中」 字,羅端良所著《歙浦志》乃作「率山」,未知孰是。廬江得 名,不知何義?其入江處,西有大山,亦以廬名,說者便 謂即是三天子都,此固非是。然其名之相因,則似不 無說也。都一作鄣,亦未詳其孰是。但廬江出丹陽郡 陵陽縣,而其旁縣有以「鄣」名,則疑作「鄣」為是也。

《九江彭蠡辯》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于 大別,南入于江;東匯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于海。」又 曰:「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于澧,過九江,至于東 陵;東迤北會于匯;東為中江,入于海。」又曰:「岷山之陽, 至于衡山;過九江,至于敷淺原。」此皆《禹貢》之文也。古 今讀者,皆以為是,既出於聖人之手,則固不容復有 訛謬。萬世之下,但當尊信誦習,傳之無窮,亦無以覈 其事實是否為也。是以為之說者,不過隨文解義,以 就章句。如說九江,則曰「江過尋陽,派別為九」,或曰「有 小江九北來注之。」說彭蠡,則曰「漢水所匯,而江水亦 往會焉。」說北江、中江,則曰「漢既匯而出為北江,江既 會而出為中江也。」說九江,則但指今日江州治所以 當之;說敷淺原,則但以為漢歷陵縣之傅易山,在今 日為江州之德安縣而已。如是而言,姑為誦說則可 矣。若以山川形勢之實攷之,吾恐其說有所不通,而 不能使人無所疑也。若曰「派別為九」,則江流上下洲 渚不一,今所計以為九者,若必首尾短長均布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