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9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彖》曰:「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大畜》卦:「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利涉大川」、應乎天也。

《頤卦》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益卦》: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渙卦》: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

《彖》曰:「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中孚卦》:「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

《彖》曰:「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

《未濟卦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

《書經:商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山崩水 溢」,亦災異之甚者。

《大雅》「韓奕孔樂韓土,川澤訏訏。」

《禮記·王制》:「林麓川澤,以時入而不禁。」正義「以時入」者,獺 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謂民庶須有采取,隨時而入, 官不限禁之。

《廣谷大川異制》。

《月令》:「毋竭川澤,毋漉陂池。」

《禮運》:「聖王所以順,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 而弗敝也。」正義「聖王所以順,山者不使居川」,「既使天下 皆肥」,由於至順,此更廣說順也。既欲其順,本居山者 所利便於禽獸,本居川者所利在舟楫,故聖人隨而 安之,不奪宿習,不使居山之人居川也。不使渚者居 中原。小洲曰渚,渚利魚鹽;廣平曰原,原利五穀。既順 安之,故不使渚者徙中原。

《三墳》:「書形墳,水形川。」聖人以設法無弊。

「天川」《漢》聖人以辨時候。

地川河。聖人以紀地理。

《日川湖》:聖人以「聚財」養士。

「月川」《曲池》。聖人以教民漉網。

《山川澗》,聖人以「通江海。」

雲川溪。聖人以思求隱逸。

氣、川泉聖人以《通》溉民田,

《國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 如之。」是故為川決之使導。

古之長民者,不墮山,不崇藪,不防川,不竇澤。「夫山,土 之聚也;藪,物之歸也;川,氣之導也;澤,水之鍾也。夫天 地成而聚於高,歸物於下,疏為川谷,以導其氣,陂唐 污庳,以鍾其美。」是故聚不阤崩,而物有所歸;氣不沈 潦,而亦不散越。

《管子》:決水潦,通溝瀆,修障防,安水藏,使時水雖過度, 無害於五穀,歲雖凶旱,有所秎穫,司空之事也。 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 《家語》子夏曰:「商聞《山書》曰:『山為積德,川為積形』。 子產曰:『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立威以防怨。防怨猶 防水也。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弗克救也,不如小決 使導之』。」

《列子》:「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莊子》:「禹治名川三百,支川三千。」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呂氏春秋》:「三代所寶莫如因,因則無敵。」禹通三江五 湖,決伊闕,溝迴陸,注之東海,因水之力也。

「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 民勸,不罰而邪止,此神農黃帝之政也。以德以義,則 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

《漢書地理志》:「吳東有海鹽、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 亦江東之一都會也。」

《京氏易傳》:「水居澤上」,澤能積水,陽止于陰,故為節。 焦氏《易林》謙之《小畜》:「江河淮海,天之都市,商人受福, 國家富有。」

臨之《革》。龍門砥柱,通利水道。百川順流,民安其居。 《淮南子氾論訓》:「古者大川名谷,衝絕道路,不通往來 也。乃為窬木方版,以為舟航。」

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

《泰族訓》:「百川並流。」不注海者,不為川谷。

《鹽鐵論語》曰:「貨賂下流,猶水之赴下,不竭不止。今大 川江河飲巨海,巨海受之,而欲谿谷之讓,流潦百官 之廉,不可得也。」

《說苑建本》卷:「水積成川,則蛟龍生焉。」

《元中記》:「天下之多者水焉,浮天載地,高下無不至,萬 物無不潤。」

《抱朴子》:「江海之外,彌淪二儀,升為雲雨,降成百川, 百川無沸騰之異。」

《潢洿》納行潦而翻噎,渤澥吞百川而不盈。

范子所以「絕跡於五湖」者,以勾踐蜂目而烏喙也。 「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

「瓊艘瑤楫」,無涉川之用。

艅艎鷁首,涉川之良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