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出塞二千里,得源于悶磨黎山,中高四下,所謂崑崙 水。」東北流,與積石河相連,河源澄瑩,冬春可涉,下稍 合流,色赤益遠,他水并注,遂濁。吐蕃亦自言崑崙在 其西南,故蔡氏書《禹貢傳》兼取二說,而歸是於薛,然 皆非耳目聞見之實論。元至元十七年,命都實佩金 虎符,往求河源,自河州四閱月始抵其處。學士潘昂 霄述其所見為志,謂「河源出吐蕃朵甘思西鄙,有泉 百餘泓,沮洳渙散,方可七八十里。自上瞰之如列星, 群流奔走五七里,匯二巨澤。自西而東,經歷可半月, 合赤賓河。」其流寖大,始名黃河,然水猶清。又一二日, 岐為八九股,行可二十日,至朵甘思。東北有大雪山, 即崑崙也。自是凡七八日,河水北行,轉西崑崙北,一 東北流,可二十日,至《禹貢》積石。自發源至漢地,南北 溪澗,分流合派,莫知紀極。至積石始林木暢茂。及考 臨川朱思本得譯出《梵字圖書》,其間分合轉折,與《志》 或異。而崑崙、積石,地域遠近,大要相同。大概謂「河源 東北流,所歷皆西番地,至蘭州凡四千五百餘里,始 入中國;又東北流過湖地,凡二千五百餘里,始考張 騫使西域,所至惟大月氐、大宛、大夏、康居,其餘旁國 皆得之。」傳聞徒見鹽澤伏流,至於積石再出,遂謂此 為河源,誠未睹崑崙。班固非之宜矣。元鼎雖亦以使 事往吐蕃,然履歷有序,其言崑崙山水委曲可信,故 蔡《傳》以元鼎之言為近,然亦未究極。至元有天下,薄 海內外,皆置驛使,通道絕域,如行國中都,實又特以 河源事往,所詣多鄉道指授,其所紀載,當有證據,然 後知于闐鹽澤崑崙積石,一皆河流所經,去源猶遠。 譬諸常山之蛇,張騫見其尾,元鼎見其腹,都實所至, 昂霄所紀,庶幾見其全體矣。

按《圖書編》,「黃河流入中國。」考「黃河源出西番星宿海, 貫山中,出至西戎,名細黃河。繞崑崙至積石,經陝西 山西境界,至河中潼關,流經河南之閿鄉、靈寶、陝、沔 池、新安、濟源、孟津、孟、鞏、溫、汜水、武陟、河陰、原武、滎澤、 陽武、中牟、祥符、尉氏、陳留、通、許、杞、大康、睢、寧陵、歸德 諸州縣,至直隸亳州馬丘村合馬腸河,又至城西北」 合渦河,東至懷遠縣之荊山合淮。其在孟津西有楊 家灘,西北有崔家灘、杏園灘、馬糞灘,築護民隄三百 十五丈,永安堤一百二十丈,以防漫流。又有支流,一 自祥符縣西南八角決入安家河,一從朱仙鎮鬧店 流經尉氏,一從三里岡劉岡流經通許北境,至扶溝 鐵佛寺合流,經西華會沙河、潁河入北湖,又經商水、 項城之南頓,至直隸壽州,西至正陽鎮合淮。一自祥 符縣白墓岡決入流,經通、許、杞,至太康之馬廠集,舊 名「馬廠河」,又經柘城縣鹿邑東北境合渦河,至亳縣 北門,仍入本河合淮,俱入海。

黃河故道考古河自陽武北新鄉西南入境,東北經 延津汲胙城,至北直隸濬縣大伾山北入海,即《禹貢》 「導河東過洛汭至于大伾」處。至魏郡鄴縣有故大河 在東北,直達於海,疑即禹之故河也。周定王五年河 徙,則非禹之所穿。漢文帝十二年,河決酸棗,東南流 經豐丘,入北直隸長垣縣,至山東東昌府濮州張秋 入海。五代至宋,兩決鄭州及原武東南。陽武南流,經 豐丘、于家店、祥符、金龍口、陳橋,北經蘭陽、儀封,入山 東曹縣境,分為二派,其一東南流,至徐州入泗;其一 東北流,合會通河。洪武七年至十八年、二十四年,陽 武、原武、祥符凡四度渰沒護城堤。又決陽武西南,東 南流經豐丘至通許,分九道,名「九龍口」,又南經諸州 入南直隸太和縣入淮。正統十三年河溢,仍循陽武 故道直抵張秋入海。

「黃河九曲。」考黃河九曲,其說出《河圖緯象》,今錄于此: 河導崑崙山,名地首,上為權勢星,一曲也;東流千里, 至規其山,名地契,上為鉅樓星,二曲也;邠南千里,至 積石山,名地肩,上為別符星,三曲也;邠南千里,入隴 首間,抵龍門首,名地根,上為營石星,四曲也;南流千 里,抵龍首,至卷重山,名地咽,上為卷舌星,五曲也;東 「流貫砥柱,觸閼流山,名地喉,上為樞星,以運七政,六 曲也;西距卷重山千里,東至雒會,名地神,上為紀星, 七曲也;東流至大伾山,名地宏,上為輔星,八曲也;東 流過浲水千里,至大陸,名地腹,上為虛星,九曲也。」元 學士潘昂霄《河源撰》云:「黃河九折,胡地有二折,蓋乞 兒馬出及必赤里也。《禹貢》導河自積石」,以此參考之 《緯象河圖》及《河源志》,與《禹貢》一一皆合。

《黃河四大折》考黃河自鹽澤西來,暨達潼關,其面勢 所向,凡四大折,或與北狄分境,或當北狄來路,其初 一折由積石而逕湟中,則鄯蘭也,是一折也;及至靈 州西南,遂轉北而行,凡千餘里,北河西岸,即為肅、涼、 甘、沙四郡,是又一折也;迨其北流千里,而遙至九原、 豐州,則又轉而東流,故豐州北面正拄大河,是又一 折也。豐州之東,為榆林北境,固抵大河,而河從此州 之東,又轉而南,故勝州北、東兩面,皆抵大河也。自此 而往,直至潼關,皆是河南矣,此又一折也。

《河決考》按:河決之患,三代已然。漢文帝時,河決酸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