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甘羅水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甘泉湧出,水聲泠泠,東 流入濁漳水。東北楊村有甘羅廟。

雍子水在縣南四十里雍子村。東流入濁漳水。 下谷水在縣西十五里李谷村,東流入濁漳水。 白水泉在縣東北三十里石崖中數孔,水出噴湧,甚 甘美,清洌流入濁漳水。

按《黎城縣志》:「濁漳河發源于長子縣西鹿谷山,從黎 之西南以暨東南幾百里橫經焉。漳善壞田,而渠又 無定,近流者患之。」

漳河渡口在縣南二十里。官歲修船,人不病涉。 按《壺關縣志》:壺水在縣西北二里,發源自壺關山下, 北流經府城北,西注濁漳。今涸。

按《平順縣志》:「濁漳河源出長子縣發鳩山,經王曲、新 安、石灰、耽車、石城、竇口等里,下流入河南林縣,與清 漳水合。」

溫泉在縣之新安里。大小二泉,水頗溫,隆冬不凍,入 濁漳河。

按《樂平縣志》,縣城西南二十五里有少山,一名何逄 山,又名揭戾山,又名沾嶺。《福地記》云:「山在樂平沾縣, 高八百丈,可避兵,恆山之佐命也,清漳水出焉。」 大黽谷在縣西南五十里少山下,清漳水出焉。 清漳水源出少山之沾嶺,北流十八里,復折而南,入 河南涉縣界。

按《和順縣志》:「縣城西北四十里有石猴嶺,清漳水出 焉。又西一百二十里有八賦嶺,兩山對峙如八字,有 南北二關,現置巡檢司,亦有漳水出焉。」

漳河有三:一出縣西八賦嶺,流逕榆社縣,為小漳水。 合黃花嶺水,至武鄉縣城西五里合涅水,至襄垣縣 城東北,合濁漳水。一出縣北,一出縣南,分流城下,至 縣東合流。

梁餘水,源出縣西石猴嶺,流逕縣東,合清漳。

萬泉水,在縣東六十里。東流入清漳水。

石公泉,在縣東六十里。源出合山之東,南流與清漳 水合。

按《榆社縣志》,「漳河有二:一在和順縣西一百二十里 八賦嶺,名小漳水,流逕縣境,合黃花嶺水,至武鄉縣 西五里合涅水,至襄垣縣東北三十五里合濁漳水; 一出縣西黃花嶺,至縣西南合儀川河。」

儀川河在縣東四十里。源有二,一在武鄉嶺,一在狼 兒嶺下,俱經縣東北三景村,合流入漳水。

黃花嶺在縣西五十里。漳水經其下,西南流入武鄉 界。

按《武鄉縣志》,「小漳水在縣西五里,自榆社縣來,流逕 縣西,合涅水,至襄垣縣東北與濁漳水合。」

按《遼州志》:「漳河在州西一百里,源出八賦嶺,經州城 之南,東入于河南磁州。」

按《沁州志》:「漳源在州西北三十五里。」按漳水有二,一 自伏牛山西谷發源,經州西南流;一自分水嶺下發 源,經武鄉縣東流。此名漳源者。蓋州之西北有泉,匯 為巨浸,流繞州城之西,東南與衛水合,乃漳水之餘 派也。

按《河南通志》:「漳河其源有二:一出山西潞州長子縣 發鳩山,名濁漳,自林縣西北入境;一出山西平定州 樂平縣少山,名清漳,自涉縣入境。俱東至林縣合流, 經安陽、磁州、臨漳、館陶界入衛河。」

按《涉縣志》,清漳水,在縣南一里。按《尚書通考》云:「源出 上黨沾縣大黽谷,乃山西平定州樂平縣少山」,即今 遼州是也。其水東南流經涉縣,又東南流至林縣,合 漳與濁漳合,入安陽界,過臨漳入衛河,以歸于海。 玉泉出縣東南,夾漳河北山下,其源微小不一,皆暴 突宛如珠玉,以此得名。下注漳水。

暖泉在虎頭山東一里許。每上巳清和,邑士女遊玩, 祓禊流觴,如古蘭亭焉。其水下注漳水。又按:漳水西 界毛嶺口五十餘里,始經縣南。其西北二十餘村,一 遇亢旱分灌者多,則漳流至縣南常竭。幸賴玉、暖二 泉合併注漳,成一巨浸,縣東六十里諸村之灌溉實 資之,則二泉之利澤洪矣。

按《林縣志》:漳水,在縣北八十里。自潞城界東經葛公 城,至磻陽城北,有滄溪水入焉。酈道元《水經注》其說 與今同,即所謂濁漳也。會清漳東入安陽縣界。 滄溪,在縣西北四十里。《水經注》云:「滄水北經魯班門 西,至偏橋東,又北合白溪水,過磻陽城西北流注于 漳水。」

按《臨漳縣志》:濁漳水、清漳水至滄溪合流曰合漳,東 入鄴城,東北由館陶入海。沈存中謂「凡二水合流而 有文皆名漳。」酈道元以濁漳為衡水,衡與橫通,以清 漳東南流而濁漳橫入之也。唐時有請以漳水備四 瀆者,以其獨達於海也。

百陽渠在縣西南。自天平渠引漳水十五里,南入安 陽界,本為安陽渠,俗呼為今名。

金鳳渠在縣西南。自天平渠引漳水東注,經金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