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面兩陂,左右澤渚,東陂世謂之晉興澤。東西二十五 里,南北八里,南對鹽道山,其西則石壁千尋,東則墦 谿萬仞,方嶺雲迴,奇峰霞舉,孤標秀出,罩絡群山之 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頂。郭景純云:「世所謂鴦漿也,發 於上而潛於下矣。厥頂方」平有良藥。《神農本草》曰:「地 有固活女疏。」銅芸紫菀之族也。是以緇服思元之士。 鹿裘念一之夫。代往遊焉。路出北巘。勢多懸絕。來去 者咸援蘿騰崟。疑作嶮尋葛降深於東,則連木乃陟,百 梯方降。巖側縻鎖之跡,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 水泉山北流五里,而伏云潛通澤渚,所未詳也。西陂 即張澤也,西北去蒲坂一十五里,東西二十里,南北 四五里,冬夏積水,亦時有盈耗也。

按:《唐書地理志》,「河中府河東郡虞鄉。」北十五里有 涑水渠,貞觀十七年,刺史薛萬徹開,自聞喜引涑水 下入臨晉。

按:《地理通釋東西魏周齊相攻地名攷》:涑水出河東 聞喜縣東山黍葭谷。《左傳》「伐我涑川」註云:「涑水出聞 喜縣。」解州西南至蒲坂縣。河中府河東縣入河。《郡縣志》:「涑水在 河中府臨晉縣東十二里,涑川在陝州夏縣北四十 里。」川東西三十里,南北七里。

按:《金史地理志》:「河中府猗氏。」有涑水。

解州「安邑。」有涑水。

《聞喜》。有涑水。

按:《續文獻通考》:「山西平陽府絳水,發源絳縣,西流入 聞喜,又有涑水,俱入黃河。」

按《山西通志涑水》:翟鳳翥曰:「涑者,水生練也。」謂水之 文也,束也,諸水至此合也。聞喜,故曲沃地,水繞縣東 西十數曲,曲多沃壤,晉饒強邑,故名曲沃。又水源自 絳縣,亦謂之絳水。

按《平陽府志》絳縣「涑水,在縣東南十五里,源出自陳 村峪,伏流地中,至柳莊復出居民灌田,西流至溝入 聞喜。」

絳水在縣西楊村。民多引渠灌田,西流入聞喜縣界, 即涑水上流也。

聞喜縣涑水在縣南門外。源出絳縣太陰山陳村峪, 伏流至柳莊復出,歷東鄉、喬寺等村,至周陽侯城與 洮水合,至呂莊與景水合,又西與沙渠水合。按景水、 沙渠會為一水,俱自呂莊入涑。又《水經》:「涑水出河東 聞喜縣東山黍葭谷。」《注》:「涑水所出,俗謂之華谷。歷縣 南門外,曲灣而西,歷夏縣、安邑、猗氏、臨晉諸縣界,入 『五姓湖』。」

洮水,在縣東六十里。自橫水來者涑水,自磨里來者 洮水也,合而為一,所以涑水有「洮水」之稱也。

沙渠水,源出縣東南五十里白石村,會南山諸水,灌 田十餘村,至呂莊與涑水合。

夏縣涑水,在縣西三十里。世稱司馬溫公曰「涑水先 生」,以此。

涑水橋在縣西四十里曹張鎮東一里許。明知縣陳 世寶重建。

司馬渠在縣境內。引涑河之水以灌民田。相傳為司 馬氏開濬,以灌民田園,故名。

安邑縣涑水,在縣北三十五里。流入猗氏縣。

猗氏縣涑水,在縣南六里,合姚暹渠入五姓湖。 涑河橋,在縣東南十里,巡道詹思虞建。

千佛嶺在縣南八里,相傳古浮屠基,故名。脈自聞喜 香山來,至縣西香落村止。涑水西流,過源頭村,將南 逝,嶺隆起,逼岸捍之。蓋縣治前案也。

文波泉在縣東北仁壽寺右。一泓澄澈,自城東遶縣 南入涑水時溢,縣多科第,故名。

解州涑水在州西北三十里三婁村,西北與臨晉坑 頭村相接,常為水淤沒。明正德十六年,鄉民復修石 橋。

臨晉縣涑水在縣東南二十里。源出絳縣太陰山陳 村峪,伏流至柳莊復出。由此經流,所至洮水、景水、沙 渠水,經聞喜、夏縣、安邑、猗氏諸縣境,入本縣故道,自 坑頭鎮西南合姚暹渠水入五姓湖。明弘治十六年, 御史曾大有以姚渠首中太狹,涑水闌入,為鹽池害, 疏請濬河八十里,自猗氏崔家灣開引,稍西經智光 水頭、觀底、胥村、城子埒、勃落頭諸村,直入五姓湖,達 孟明橋入黃河。

五姓湖在縣南三十五里五姓村,即涑水姚暹渠所 匯處,亦名「五姓灘。」

涑水部藝文

《涑川導水行       》明·曾大有

秦晉分野群相囿,川珍嶽貢承平久。皇仁敷化理薰 弦,民物熙熙自康阜。作鹹潤下著箕疇,雪甸瓊花顆 如斗。汸汸鹺利佐邊儲,水患年來數非偶。猥予謭陋 愧三監,胸中鹽鐵書何有。旁咨故道決西流,父老前 陳已騰口。我家沉竈產青蛙,東里漂廬總龍湫。吁嗟 誰辦拯溺功,不教鄰壑魚黔首。乃計徒庸程土物,飛 檄官胥迅奔走。萬杵秋煙廢塹完,弱縷沿堤裊新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