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地之血氣,筋脈之通流者。」故曰水,其具財也,而水 最為大。水有大小,有遠近,水出山而流入海者,命曰 經水,引「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出於地溝, 流於大水,及於海者,又命曰川水」也。《莊子》曰:「秋水時 至,百川灌河,經流之大。」《孝經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 上應天漢。」《新論》曰:「四瀆之源,河最高而長,從高注下, 水流激峻,故其流急。」徐幹《齊都賦》曰:「川瀆則洪河洋 洋,發源崑崙,九流分遊。」玉海引此作逝北朝滄淵,驚波沛厲, 望沬揚奔。《風俗通》曰:「江淮河濟為四瀆。瀆,通也,所以 通中國垢濁也。」《白虎通》曰:「其德著大,故稱瀆。」《釋名》曰: 「瀆,獨也,各獨出其所而入海。」

出其東北陬。《山海經》曰:「崑崙墟在西北,河水出其 東北隅。」《爾雅》曰:「河出崑崙墟,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 川色黃。」《物理論》曰:「河色黃者,眾川之流,蓋濁之也。」百 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漢大司馬張仲議曰:按張 仲事出桓譚新論而漢書溝洫志議河濁不宜溉田者乃大司馬史長安張戎字仲功今稱張仲疑誤 「河水濁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競引河溉田。今河 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則河決,以其噎不洩也,禁 民勿復引河,是黃河兼濁河之名矣。」《述征記》曰:「盟津 河津恆濁,方江為狹,比淮濟為闊。寒則冰厚數丈,冰 始合,車馬不敢過,要須狐行。云此物善聽,冰下無水 乃過,人見狐行方渡。」余按《風俗通》云:「里語稱狐欲渡 河,無如尾何。」且狐性多疑,故俗有狐疑之說,亦未必 一如《緣生》之言也。述征記郭緣生所撰

《屈》,從其東南流,入于《渤海》。《山海經》曰:「南即從極之 淵也。一曰中極之淵,深三百仞,唯馮夷都焉。」《括地圖》 曰:「馮夷恆乘雲車,駕二龍。河水又出於陽紆凌門之 山,而注於馮逸之山。」《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征,至陽紆 之山。河伯馮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天子乃沈珪 璧,禮焉。河伯乃與天子披圖視典,以觀天子之寶器。 玉果、璿珠、燭銀、金膏等物,皆」《河圖》所載。河伯以禮,穆 王視圖方,乃導以西邁矣。粵在伏羲,受龍馬圖于河, 八卦是也。故《命歷序》曰:「河圖,帝王之階,圖載江河山 川州界之分野。」後堯壇於河,受龍圖,作《握河記》。逮虞 舜夏商,咸亦受焉。李尤《盟津銘》:「洋洋河水,朝宗于海, 徑自中州,龍圖所在。」《淮南子》曰:「昔禹治洪水,具禱陽 紆,蓋於此也。」高誘以為陽紆、秦藪,非也。釋氏《西域志》 曰:「阿耨達太山,其上有大淵水,宮殿樓觀甚大焉。」山 即崑崙山也。《穆天子傳》曰:「天子升崑崙,封豐隆之葬。」 豐隆,雷公也。雷,電龍。三字誤即阿耨達宮也。其山出六 大水,山西有大水,名新頭河。郭義恭《廣志》曰:「甘水也。 在西域之東,名曰新陶水。山在天竺國西,水甘故曰 甘水。」有石鹽,白如水精,火鍛則破而用之。康泰曰:「安 息、月支、天竺至伽那調御,皆仰此鹽。」釋法顯曰:「度蔥 嶺已,入北天竺境。於此順嶺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艱 岨。」一作阻崖岸險絕,其山唯石壁立千仞,臨之目眩,欲 進則投足無所。下有水名「新頭河」,昔人有鑿石通路, 施傍梯者,凡度七百渡。梯已,躡縣緪過河,河兩岸相 去咸八十步,九驛所絕。法顯傳作九驛所記謝云驛當作譯漢之張騫、 甘英皆不至也。班超遣掾甘英窮臨西海備其土風傳其珍怪余診諸史傳, 即所謂罽賓之境。有盤石之磴,道狹尺餘,行者騎步 相持,緪橋相引,二十許里,方到縣渡,阻險危害,不可 勝言。郭義恭曰:「烏秅之西,有縣渡之國,山谿不通,引 繩而渡,故國得其名也。其人山居,佃于石壁間,累石 為室,民接手而飲,所謂猨飲也。有白羊小步,馬有驢 無牛,是其縣渡乎?」釋法顯又言:「渡河便到烏萇國」,烏 萇國即是北天竺佛所到國也。佛遺足跡於此,其跡 長短在人心念,至今猶爾,及曬衣石尚在。新頭河又 西南流,屈而東南流,逕中天竺國。兩岸平地,有國名 毗荼,佛法興盛。又經蒲法顯傳作捕那河。河邊左右有二 十僧伽藍,此水逕流,逕摩頭羅國而下,合新頭河。自 河以西,天竺諸國,自是以南,皆為中國,人民殷富。中 國者,服食與中國同,故名之為中國也。泥洹已來,聖 眾所行威儀法則,相承不絕。自新頭河至南天竺國, 迄於南海,四五萬里。釋氏《西域記》曰:「新頭河經罽賓、 犍越摩、河剌諸國,而入南海」是也。阿耨達山「西南有 水,名遙奴山。西南小東有水,名薩罕,小東有水,名恆 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恆水。康泰《扶南傳》曰:「恆水 之源,乃極西北,出崑崙山中,有五大源,諸水分流,皆 由此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東南注大海。」 枝扈黎即恆水也。故釋氏《西域志》有恆曲之目,恆北 有四國,最西頭恆曲中者是也。有拘夷那竭國。《法顯 傳》曰:「恆水東南流,逕拘夷那竭國南,城北雙樹間有 希連禪河。」觀佛三昧經作熙連河佛國記作希連禪河佛本行經作尼連禪河法顯傳無禪字 或云河下疑又有一河字邊世尊於此,北首般泥洹,佛國記作北首般泥恆遠 法師不敬王者論云冥神絕境謂之泥洹舊作泥涅誤「分舍利處。」支僧載《外國 事》曰:「佛泥洹後,天人以新白紲裹佛,以香花供養。滿 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宮。渡一小水,水名醯蘭那,去 王宮可三里許,在宮北以旃檀木為薪,天人各以火 燒薪,薪了不然。大迦葉從流沙還,不勝悲號,感動天 地。從是之後,他薪不燒,而自然也。王斂舍利,用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