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1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貞觀十二年春二月癸亥,如河北縣,觀砥柱。」

《五行志》:「貞觀十四年二月,陝州、泰州河清。」

十六年正月,懷州河清。

十七年十二月,鄭州、滑州河清。

《啟顏錄》:唐趙元楷與令狐德棻從駕至陝,元楷召德 棻同往河邊觀砥柱,德棻不去,遂獨行。及還,德棻曰: 「砥柱共公作何語?」答曰:「砥柱附參承公。」德棻應聲曰: 「石不能言,物或憑焉。」時群公以為佳對。

《唐書五行志》:「高宗永徽元年正月,濟州河清。」

二年十二月,衛州河清。

五年六月,濟州河清十六里。

《高宗本紀》:「永徽六年十月,齊州黃河溢。」

《五行志》:「調露二年夏,豐州河清。」

永淳二年七月己巳,河溢,壞河陽橋。

《高宗本紀》:「弘道元年秋八月己巳,河溢壞河陽城。」 《續文獻通考》:「中宗嗣聖十年夏五月,棣州河溢。」 《河南通志》:「嗣聖十六年,河溢。」

《五行志》:「武后如意元年八月,河溢,壞河陽縣。」

《武后本紀》:長壽元年「秋八月甲戌,河溢壞河陽縣。 二年五月癸丑,河溢棣州。」

《五行志》:「長壽二年五月,棣州河溢,壞居民二千餘家。」 《武后本紀》:「聖曆元年秋,黃河溢。」

《文獻通考》:「聖曆二年秋,河溢懷州,漂千餘家。」

《元宗本紀》:「開元十年六月丁巳,河決慱、棣二州。」 《冊府元龜》:「開元十年六月,慱州黃河堤壞,湍悍洋溢, 不可禁止。詔慱州刺史李畬、冀州刺史裴子餘、趙州 刺史柳儒乘傳旁午分理,兼命按察使蕭嵩總理其 事。」

《平陽府志》:「開元十二年冬十一月,榮光出於河。帝祀 后土,太史奏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神風繞壇,日揚其 光。」

《元宗本紀》:「開元十四年秋八月丙午,河決魏州。」 《文獻通考》:「開元十四年秋,河及支川皆溢,壞衛、鄭、滑、 汴、濮,人或巢或舟以居,死者千計。」

《續文獻通考》:「開元十五年,河溢冀。」

《冊府元龜》:開元十六年正月,以魏州刺史宇文融兼 檢校汴州刺史,依前充河北溝渠隄堰涉九河使。融 上請言「《禹貢》九河舊道,興役甚多。」事竟不就。

《唐書裴耀卿傳》:「耀卿字煥之,為濟州刺史,徙宣州。前 此大水,河防壞,諸州不敢擅興役。耀卿曰:『非至公也』。 乃躬護作。役未訖,有詔徙官,耀卿懼功不成,弗即宣, 而撫巡飭厲愈急,隄成,發詔而去,濟人為立碑頌德。」 《續文獻通考》:開元二十二年,置河口轉場。

《五行志》:「開元二十五年,淄州、棣州河清。」

《冊府元龜》:「開元二十九年,陝州刺史李齊物避三門 河路浚急,於其北鑿石渠通運船,為漫流河泥旋填 淤塞,不可漕而止。」

《河南通志》:「天寶十一載夏六月,閿鄉黃河中女媧墓 移。」

《唐書哥舒翰傳》:「舒翰封涼國公,兼河西節度使。玫破 吐蕃洪濟、大莫門等城,收黃河九曲,以其地置洮陽 郡,築神策宛秀二軍,進封西平郡王。」

《文獻通考》:「肅宗乾元二年七月,嵐州合河關河三十 里,清如井水,四日而變。」

《安祿山傳》:「乾元元年九月,帝詔郭子儀率九節度兵, 凡二十萬討慶緒,攻衛州,遂度河師背水壁而待。」 《文獻通考》:寶應元年九月甲午,太州至陜州二百餘 里,河清,澄澈見底。

《河南通志》:「寶應二年九月甲午,河清。」

《代宗本紀》「大曆十二年秋,河溢。」

乾𦠆子郭汾陽鎮蒲,欲造浮橋,而急流毀墠。公酹酒, 許以小女妻之。其夕水退,木立墠上,遂成橋,而小女 尋卒,因塑廟中,人因立公祠,號為河瀆親家翁。 《唐書。德宗本紀》:「建中元年冬,無雪,黃河溢。」

《五行志》:「建中四年五月乙巳,滑州、濮州河清。」

十四年閏五月乙丑,滑州河清。

《東昌府志》:「興元四年五月,濮州河清。」

《唐書五行志》:「貞元二年六月丁酉,東都、河南、荊南、淮 南江河溢。」

《德宗本紀》:「貞元四年七月,河水黑。」

《五行志》:「貞元四年七月,自陝至河陰,河水黑流入汴, 至汴州城下,一宿而復。」近黑祥也。

《薛平傳》:「平字垣塗,授鄭滑節度使。始河溢瓠子,東泛 滑,距城纔二里許。平按求故道,出黎陽西南,因命其 佐裴弘泰往請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弘正許之。乃籍 民田所當者,易以它地,疏道二十里,以釃水悍,還壖 田七百頃於河南。自是滑人無患。」

《五行志》:「貞觀二十三年四月,靈州河清。」

《憲宗本紀》:「元和七年春正月癸酉,振武河溢,毀東受 降城。」

《冊府元龜》:元和八年十二月,魏博觀察使田弘正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