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2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偃王顒望久矣。」乃隨而入,見宮殿,一人戴通天冠,衣

絳綃,坐殿上。叔謀拜,王亦拜,曰:「寡人塋域當河道,今 奉與將軍玉寶遣君,當有天下。儻然護之,丘山之幸 也。」叔謀許之。王乃令使者持一王印與叔謀。叔謀視 之,印文乃古帝王受命寶也。叔謀大喜。王又曰:「再三 保惜,此刀刀之兆也。」刀刀者隱語亦二金刀之意也叔謀出,令兵夫 曰:「護其墓。」時煬帝在洛陽,忽失國寶,搜訪宮闈,莫知 所在,隱而不宣。煬帝督功甚急,叔謀乃自徐州曉夕 無暇,所役之夫,已少一百五十萬,下塞之處,死屍滿 野。帝在觀文殿讀書,因覽《史記》,見秦始皇築長城之 事,謂宰相宇文達曰:「始皇時至此已及千年,料長城 已應摧毀。」宇文達順帝意奏曰:「陛下偶然讀秦皇之 事,建萬世之業,莫若修其城,堅其壁。」帝大喜,乃詔以 舒國公賀若弼為修城都護,以諫議大夫高熲為副 使,以江、淮、吳、楚、襄、鄧、陳、蔡并開拓諸州丁夫一百二 十萬修長城。詔下,若弼諫曰:「臣聞秦始皇築長城于 絕塞,連延一萬里,男死女曠,婦寡子孤,其城未就,父 子俱死。陛下欲聽狂夫之言,學亡秦之事,但恐社稷 崩離,有同秦世。」帝大怒,未及發言,宇文達在側,乃叱 曰:「爾武夫狂卒,有何知而亂其大謀!」若弼怒,以象簡 擊宇文達。帝怒,令囚若弼于家。是夜,飲酖死,高熲亦 不行。宇文達乃舉司農卿宇文弼為修城都護,以民 部侍郎宇文愷為副使。時叔謀開汴梁,盈灌口,點檢 丁夫,約折二百五十萬人。其部役兵士,舊五萬人,折 二萬三千人。功既畢,上言于帝,決下口注水入汴梁。 帝自洛陽遷駕大渠,詔江淮諸州造大船五百隻,使 命至急如星火。民間有配著造船一隻者,家產破用 皆盡。猶有不足,枷項笞背,然後鬻貨男女,以供官用。 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梁,又別加修飾,砌以 七寶金玉之類。于是吳越取民間女年十五六歲者 五百人,謂之「殿腳女。」至于龍舟御楫,即每船用綵纜 十條,每條用殿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與羊 相間而行。牽之,時恐盛暑,翰林學士虞世基獻計,請 用垂柳栽于汴渠兩堤上,一則樹根四散,鞠護河堤; 二乃牽舟之人獲其陰;三則牽舟之羊食其葉。上大 喜,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競獻之。又令親種, 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方及百姓。時有謠言曰:「天 子先栽,然後百姓栽。」栽畢,帝御筆寫賜垂楊柳姓楊, 曰楊柳也。時舳艫相繼,連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聯 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既過雍丘,漸達寧陵界。 水勢緊急,龍舟阻礙,牽駕之人,費功轉甚。時有虎賁 郎將鮮于俱為護纜使,上言:「水淺河窄,行舟甚難。」上 以問虞世基,曰:「請為鐵腳木鵝,長一丈二尺,上流放 下。如木鵝住,即是淺。」帝依其言,乃令右翊將軍劉岑 驗其水淺之處,自雍丘至灌口,得一百二十九處。帝 大怒,令根究本處人吏姓名,應是木鵝住處,兩岸地 分之人皆縛之,倒埋于岸下,曰:「令教生作開河夫,死 為抱沙鬼!」又埋卻五萬人。既達睢陽,帝問叔謀曰:「坊 市人煙,所掘幾何?」叔謀曰:「睢陽地靈,不可干犯,若掘 之必有不祥,臣已回護其城。」帝怒,令劉岑乘小舟根 訪屈曲之處,比直路較二十里。帝益怒,乃令擒出叔 謀,囚于後獄,急宣令狐達詢問其由。達奏:「自寧陵便 為不法,初食羊,後啖嬰兒。養賊陶榔兒,盜人之子,受 金三千兩,于睢陽擅易河道,乃取小兒骨進呈。」帝曰: 「何不奏達?」達曰:「表章數上,為段達扼定而不進。」帝令 人搜叔謀囊橐中,得睢陽民所獻金,又得留侯所還 白璧及受命寶玉印。上驚異,謂宇文達曰:「金與璧皆 微物,寡人之寶,何自而得乎?」宇文達曰:「必是遣賊竊 取之。」帝瞪目而言曰:「叔謀今日竊吾寶,明日盜吾首 矣。」達在側奏曰:「叔謀常遣陶榔兒盜人之子,恐國寶 榔兒所盜也。」上益怒,遣榮國公來護兒、內使李百藥、 太僕卿楊義臣推鞫叔謀,置臺署于睢陽,并收陶榔 兒全家,令榔兒具招入內盜實事。榔兒不勝其苦,乃 具事招款,又責段達所收令狐達奏事,即不奏之罪。 獄成進上。帝問丞相宇文達曰:「叔謀有大罪四條:食 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賊盜寶,擅易河道。請用重法,誅 及其子孫。」稱聖旨。帝曰:「叔謀有大罪,為開河有功,免 其子孫,只令腰斬叔謀于河側。」時來護兒受敕未至, 叔謀夢一童子自天而降,謂曰:「宋襄公與大司馬華 元遣我,來感將軍護城之惠。去年所許《二金刀》,今日 奉還。」叔謀覺曰:「據此先兆不祥,我腰領難存矣。」言未 畢,護兒至,驅于河之北岸,斬為三段。榔兒兄弟五人, 并家奴黃金窟,並鞭死中門外。段達免死,降官為洛 陽監門令。

《異苑》:晉明帝時,獻馬者夢河神請之。及至,與帝夢同, 遂投河以奉神。始太傅褚褒亦好此馬,帝云:「已與河 神。」及褚公卒,軍人見公乘此馬矣。

《酉陽雜俎》:「濟南郡東北有䱰坑。魏景明中,有人穿井 得魚,大如鏡,其夜河水溢入此坑,坑中居人皆為䱰 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