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2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熙寧九年六月,師孟琬引河水淤京東、西沿汴田九 千餘頃。

十月戊午,詔「都水監度量疏濬汴河淺深,仍記其地 分。」

十年,范子淵請用濬川把,以六月興工,自謂功利灼 然,請「候今冬疏濬畢,將把具、舟船等分給逐地分,使 臣於閉口之後,檢量河道淤澱去處,至春水接續疏 導,大扺皆無甚利。」已而清汴之役興。

《夢溪筆談》:「熙寧中,濉陽界中發汴堤淤田,汴水暴至, 隄防頗壞,陷將毀,人力不可制。都水丞侯叔獻時蒞 其役,相視其上數十里,有一古城,急發汴堤,注水入 古城中,下流遂涸。念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 汴流復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決,內外之水, 平而不流,瞬息可塞」,眾皆服其機敏。國朝汴渠發京 畿輔郡三十餘縣,夫歲一浚。祥符中,閣門祇候使臣 謝德權領治京畿溝洫,權借浚汴夫,自爾後三歲一 浚。始京畿民官皆兼溝洫河道,以為常職。久之,治溝 洫之工漸弛,邑官徒帶空名,而汴渠有二十年不浚, 歲歲埋澱,異時京師溝渠之水皆入汴。舊尚書省《都 堂壁記》云:「疏治八渠南入汴」是也。自汴流堙澱,京城 東水門下至雍丘、襄邑,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 二尺餘,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熙寧中,議改疏 洛水入汴。予嘗因出使按行汴渠,自京師上善門量 至泗州淮口,凡八百四十里、一百三十步。地勢,京師 之地比泗州凡高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於京城東 數里白渠中穿井至三丈,方見舊底。驗量地勢,用水 平《望尺》、幹尺量之,不能無小差。汴渠堤外皆是出土, 故溝水令相通,時為一堰,節其水,候水平,其上漸淺 涸,則又為一堰,相齒如階陛。乃量堰之上下,水面相 高下之數會之,乃得地勢高下之實。

《宋史河渠志》:「元豐元年五月,西頭供奉官張從惠復 言:汴口歲開閉,修隄防,通漕纔二百餘日。往時數有 建議引洛水入汴,患黃河囓廣武山,須鑿山嶺十數 丈以通汴渠,功大不可為。去年七月,黃河暴漲,水落 而稍北,距廣武山麓七里,退灘高闊,可鑿為渠,引洛 入汴。」范子淵知都水監丞,畫十利以獻。又言:「汜水出 王仙山,索水出嵩渚山,合洛水,積其廣深,得二千一 百三十六尺,視今汴流,尚贏九百七十四尺,以河、洛 湍緩不同,得其贏餘,可以相補。猶慮不足,則旁堤為 塘,滲取河水,每百里置木牌一,以限水勢,兩旁溝湖 陂濼,皆可引以為助。禁伊、洛上源私引水者。大約汴 舟重載入水不過四尺,今深五尺,可濟漕運。起鞏縣 神尾山至士家堤,築大堤四十七里,以捍大河;起沙 谷至河陰縣十里店,穿渠五十二里,引洛水屬于汴 渠。」疏奏,上重其事,遣使行視。

《神宗本紀》:「元豐二年三月庚寅,疏汴洛。六月甲寅,清 汴成。」

《河渠志》:「元豐二年正月,行視導洛通汴使還,以為工 費浩大,不可為上,復遣入內供奉宋用臣還奏可。為 請自任村沙谷口至汴口,開河五十里,引伊、洛水入 汴河。每二十里置束水一,以芻楗為之,以節湍急之 勢。取水深一丈以通漕運;引古索河為源,注房家、黃 家、孟家三陂及三十六陂高仰處,瀦水為塘,以備洛」 水,不足則決以入河。又自汜水關北開河五百五十 步,屬于黃河,上下置閘啟閉,以通黃、汴二河船筏。即 洛河舊口置水「通黃河,以泄伊、洛暴漲;古索河等 暴漲,即以魏樓、滎澤、孔固三斗門泄之,計工九十萬 七千有餘。仍乞修護黃河南堤埽,以防侵奪新河。」從 之。三月庚寅,以用臣都大提舉導洛通汴。四月甲子 興工,遣禮官祭告河道侵民塚墓,給錢徙之,無主者 官為瘞藏。六月戊申,清汴成,凡用工四十五日。自任 村沙口至河陰縣瓦亭子,并凡水關,北通黃河,接運 河,長五十一里,兩岸為堤,總長一百三里,引洛水入 汴。七月甲子,閉汴口,徙官吏、河清卒于新洛口。戊辰, 遣禮官致祭。十一月辛未,詔差七千人赴汴口開修 河道。

三年二月,宋用臣言:「洛水入汴至淮,河道漫闊,多淺 澀。乞狹河六十里,為二十一萬六千步,以四月興役。」 五月癸亥,罷草屯浮堰。

五年,金水河透水槽阻礙上下汴舟,宋用臣言宜廢 撤,從之。遂遣宋用臣按視,請自枝橋別為一河,引水 北入于汴。後卒不行,乃由副堤河入于蔡,以源流深 遠,與永安青龍河相合,故賜名曰「天源。」先是,舟至,啟 槽,頗滯舟行。既導洛通汴,遂自城西超字坊引洛水, 由咸豐門立堤三千三十步,水遂入禁中而槽廢。 三月癸亥,罷廣濟輦運司,移上供物自淮陽軍界入 汴,以「清河輦運司」為名,命張士澄都大提舉。七月,御 史王植言:「廣濟安流而上,與清河泝流入汴,遠近險 易較然,廢之非是。」詔監司詳議。

十月,「狹河工畢。」

《神宗本紀》:元豐六年六月丙戌,汴水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