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3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國策》曰:「莊王字異人,更名子楚,故世人猶以子楚名 陵。」又東逕新豐縣,右會故渠,上承霸水,東北逕霸縣 故城南。漢文帝之霸陵,漢縣也,王莽更之曰水章。魏 文帝黃初元年徙長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 人有見薊子訓與父老共摩銅人,曰:「正見鑄此時」,計 其日,似近五百年矣。故渠又東北,逕劉更始冢西。更 始二年為赤眉所殺,故侍中劉恭夜往取。一作收而埋 之。光武使司徒鄧禹收葬于霸陵縣。更始尚書僕射 行大將軍事鮑永,持節安集河東,聞更始死,歸世祖, 累遷司隸校尉,行縣逕更始墓,遂下拜哭,盡哀而去。 帝問公卿,太中大夫張湛曰:「仁不遺舊,忠不忘君,行 之高者。」帝乃釋之。又東北逕新豐縣,又合漕渠,漢大 司農鄭當時所開也。以渭難漕,命齊水工徐伯乃發 卒穿渠引渭。今源自昆明池,南傍山原,東至于河,且 田且漕,大以為便。今霸水又北,逕秦虎圈東,《列士傳》 曰:「秦昭王會魏王,魏王不行,使朱亥奉璧一雙。秦王 大怒,置朱亥虎圈中。亥瞋目視虎,眥裂血出濺。」舊本作踐 虎,虎不敢動,即是處也。霸水又北,入于渭水。渭水又 東,會成國故渠,渠魏尚書左僕射衛臻征蜀所開也, 號成國渠,引以澆故田。其瀆上承汧水于陳倉東,東 逕郿及武功槐里縣北。渠左有安定梁嚴冢,碑碣尚 存。逕漢武帝茂陵南,故槐里之茂鄉也。應劭曰:「武帝 自為陵,在長安西北八十餘里。」《漢武帝故事》曰:「帝崩 後見形,謂陵令薛平曰:『吾雖失勢,猶為汝君,奈何令 吏卒上吾陵磨刀劍乎?自今以後可禁之』。」平頓首謝, 因不見。推問陵傍,果有方石,可以為礪,吏卒常盜磨 刀劍,霍光欲斬之。張安世曰:「神道茫昧,不宜為法。」乃 止。故阮公《詠懷詩》曰:「失勢在須臾,帶劍上吾丘。」陵之 南故渠又北分為二渠,東由虎圈南而東入霸。一水 北合渭,今無水。

東入於河。《春秋》之渭汭也。《左傳閔公三年》:「虢公敗 犬戎於渭隊。」左傳作二年服虔曰:隊謂汭也。杜預曰:「水之 隈曲曰汭。」王肅云:「汭,入也。」呂忱云:「汭者,水相入也。水 會,即船司空所在矣。」《地理志》曰:渭水東至船司空入 河。服虔曰:縣名都官。《三輔黃圖》有船庫官,後改為縣, 王莽之船利者也。

按:《隋書地理志》「隴西郡渭源。」有鳥鼠山。有渭水。 巴陵郡羅開皇九年廢吳昌、湘濱二縣入。有渭水。 按:《唐書地理志》,京兆府京兆郡長安總章元年析 置乾封縣,長安二年省。有子午關,天寶二年,尹韓朝 宗引渭水入金光門,置潭於西市,以貯材木。

武功。「有太乙山。南十八里有慶善宮,臨渭水。」 《華州華陰郡》華陰有漕渠,自苑西引渭水,因石渠 會灞、滻,經廣運潭,至縣入渭。

鳳翔府,「扶風郡,寶雞」次畿。本陳倉,至德二載更名。 東有渠,引渭水入昇原渠,通長安故城。

按:《金史地理志》:「京兆府:長安。」有渭水。

興平。有渭水。

《高陵》:有涇、渭、白渠。

櫟陽。有渭水。

《鄠》。有渭水。

乾州《武亭》。有渭水。

同州:馮翊。有渭水。

朝邑。有渭水。

華州。《鄭》。有渭水。

華陰。有渭水。

下邽。有渭水。

《渭南》:有渭水。

鳳翔府「寶雞。」有渭水。

虢。有渭水。

《郿》。有渭水。

《盩,厔》。有渭水。

扶風。國初,作扶興。有渭水。

《岐山》。有渭水。

秦州「清水。」有渭水。

隴州,「隴安。」有渭水。

按圖書編《渭水考》:「渭水出渭源縣南谷山,東至咸陽 縣會于灃,又東至高陵縣會于涇,又東至朝邑縣,過 漆沮,至司空縣入于河。」《水經注》:渭水出隴西郡首陽 縣首陽山,即今臨洮府渭源縣南谷山也,去鳥鼠山 五里司空縣即今西安府華陰縣也。

按:《續文獻通考》:陜西西安府:「渭河在府城北五十里, 出臨洮府渭源縣鳥鼠山西北谷,東流至盩厔、興平、 咸陽、渭南至華陰界入黃河。」

按《陝西通志》:「渭水自臨洮府渭源縣南谷山出,經鞏 昌府通渭縣隴西縣,歷鳳翔府寶雞、扶風、岐山,入西 安府盩厔、興平、咸陽、臨潼、渭南、華州,至華陰縣入于 河。」

按《臨洮府志》:「渭河在渭源縣北二里,源出南谷,至鳥 鼠山轉而東流。」

按《渭源縣志》:「縣城西二十五里有南谷山,與鳥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