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3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卷目錄

 伊水部彙考

  考

 伊水部藝文一

  伊洛二渠水利重濬記    明劉健

 伊水部藝文二

  憶伊川有賦       唐李義甫

  晚渡伊水          韋述

  伊水門           樓穎

  早渡伊川          錢起

  望伊川          李德裕

  曉過伊水寄龍門僧     司馬扎

  伊川二首        宋歐陽修

  前題二首         梅堯臣

  秋日同謝希深昆仲遊伊川   前人

  伊川二首          邵雍

  渡伊水           張耒

  渡伊水         明張美含

  渡伊洛河          喬宇

  渡伊洛河          薛蕙

  伊洛合流         藺完植

 伊水部選句

 伊水部紀事

 伊水部雜錄

 伊水部外編

 甘水部彙考

  考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卷

伊水部彙考

禹貢之伊水

伊水源出今河南省河南府盧氏縣城東北之悶頓 嶺,即古上洛縣之熊耳山也。其水東流,逕永寧、宜陽、 嵩縣界,又逕洛陽縣,由伊闕而北轉,復折而東,會洛 水入于河。

按:《書經夏書禹貢》:「荊河惟豫州,伊洛瀍、澗既入于河。」 伊出陸渾山。《正義》曰:《地理志》云,「伊水出弘農盧氏 縣東熊耳山,東北入洛。」蔡傳《山海經》曰:熊耳之山,伊水 出焉,東北至洛陽縣南,北入于洛。郭璞云:「熊耳在上 洛縣南,今商州上洛縣也。《地志》言伊水出弘農盧氏 之熊耳者,非是。」

按:《山海經。北山經》:「虢山,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中《山經》:「發視之山,即魚之水出焉,西流注于伊水。」 鮮山,鮮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陽山,陽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蔓渠之山,伊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今伊水出上 洛盧氏縣熊耳山,東北至河南洛陽縣入洛。

釐山,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

放皋之山,明水出焉,而南流于注《伊水》。

《大》。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山,其陽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 半石之山,來需之水,出于其陽,而西流注于伊水。 按《漢書地理志》弘農郡盧氏熊耳山在東,伊水出, 東北入雒。

按《淮南子地形訓》,「伊出上、魏。」

按:《後漢書郡國志》,「弘農郡盧氏有熊耳山,伊水,清水 出」

按:《水經》,「伊水出南陽縣西蔓渠山。」《山海經》曰:蔓渠 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地理志》曰: 「出熊耳山,即麓大同,陵巒互別。」耳水自熊耳東北,逕 鸞川亭北,葌水出葌山,北流際其城東,而北入伊水。 世人謂伊水為鸞水,葌水為交水,故名斯川為鸞川 也。又東為淵潭,潭渾若沸,亦不測其深淺也。伊水又 東北,逕東亭城南,又屈逕其亭東,東流者也。宋本作東北流 東北過「郭落山。」陽水山,陽山,陽谿,世人謂之「太陽 谷水」亦取名焉。東流。山海經作北流入《伊水》。伊水又東北,鮮 水入焉。水出鮮山,北流注于伊。伊水又與蠻水合,水 出盧氏縣之蠻谷,東流入于伊。

又東北過陸渾縣南。《山海經》曰:「滽滽之水,出于釐 山,南流注于伊水。」今水出陸渾縣之西南王母澗,澗 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谿。東流注于伊水,即 滽滽之水也。伊水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