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3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鄉』。」按《呂氏春秋》云:「成王以桐葉為圭,封叔虞」,非應侯 也。《汲郡古文》,殷時已有應國,非成王矣。戰國范睢所 封邑也,謂之應水。滍水又東逕犨縣故城北,《左傳昭 公元年》冬,楚公子圍使伯州犁城犨,是也。出于魚齒 山下。《春秋?襄公十八年》,楚伐鄭,次于魚陵。涉於魚齒 之下,甚雨,楚師多凍,役徒幾盡。晉人聞有楚師,師曠 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 必無功矣。」所涉即滍水也。水南有漢中常侍長樂太 僕吉侯苞冢,冢前有碑基,西枕岡城,開四門,門有兩 石獸,墳傾墓毀,碑獸淪移。人有掘出一獸,猶全不破, 甚高壯,頭去地減一丈許,作制甚工,左膊上刻作「辟 邪」字。門表壍上起石橋,歷時不毀。其碑云:「六帝四后, 是諮是諏。蓋仕自安帝,沒于桓后。于時閽閹擅權,五 侯暴世,割剝公私,以事生死。夫封者表有德,碑者頌 有功,自非此徒,何用許為?石至千春,不若速朽,苞墓 萬古,祇彰誚辱。嗚呼,愚亦甚矣。」滍水又東,犨水注之。 俗謂之秋水,非也。水有二源,東源出其縣西南踐犢 山東崖下,水方五十許步,不測其深。東北流逕犨縣 南,又東北屈逕其縣東,而北合西流水,西源出縣西 南頗山北阜下,東北逕犨城西,又屈逕其縣北,東合 二水,亂流北注于滍。漢高祖入關,破南陽太守呂齮 於犨東,即於是地,滍水之陰也。滍水又東南,逕昆陽 縣故城北。昔漢光武與王尋、王邑戰於昆陽,敗之,走 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會大雨如注,滍水盛溢,虎豹 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王邑、嚴 尤、陳茂輕騎皆乘尸而度矣。

東北過潁川定陵縣西北,又東過郾縣南,東入于汝。 滍水東逕西不羹亭南,亭北背汝水,於定陵城北, 東入汝。郾縣在南,不得過。

按:《魏書地形志》,「漢廣郡高陽。」太和元年置。有滍水。 按《金史地理志》:裕州舞陽有滍水。

汝州「魯山。」有滍水。

按:《續文獻通考》:「河南南陽府滍水,源出魯山,流至葉 縣入沙河。」

按:《河南通志》:「汝州魯山縣西十五里有堯山,滍水所 出。」

按《汝州志》,魯山縣滍河,在縣東三十里。《左傳》「楚伐鄭, 夾滍而軍。漢光武破王尋于昆陽,士卒溺死,水為之 不流」,即此。

寶豐縣滍河,在縣南三十里。

按:《南陽府志》,南召小滍水在南召東北,本彭水,出魯 陽南彭山蟻塢東麓,北流逕彭山西,又東北自神林 川至應城南入滍水。

舞陽縣沙河即滍水,在縣北五十里。源出魯陽堯山, 經北舞渡,東會灃水達于淮,此舞邑水之大者。 葉縣滍水,在縣北二十里,俗謂之沙河。按《水經注》:源 出魯陽縣西之堯山,歷大和川,東逕小和川,會溫泉、 房陽川水、牛蘭、彭橋、應犨諸水,東南逕昆陽故城北。 昔漢世祖破王尋,士卒溺死,滍水為之不流,即此。東 北過定陵,又東過郾城縣南,東流入於汝。

滍水部紀事

《晉書杜預傳》:「預字元凱,京兆杜陵人也。以功進爵當 陽縣侯。預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勤於講武,修立泮 宮。江漢懷德,化被萬里,攻破山夷,錯置屯營,分據要 害之地,以固維持之勢。又修邵信臣遺跡,激用滍淯 諸水,以浸原田萬餘頃,分疆刊石,使有定分,公私同 利,眾庶賴之,號曰杜父。」

《唐書元宗本紀》:「天寶十五載五月丁巳,魯炅及安祿 山戰於滍水,敗績。」

淯水部彙考

水經之淯水

淯水,源出今河南省河南府嵩縣雙雞嶺,東南流經 南陽府城,東至新野縣,會梅溪、洱灌、湍水、留山、黃渠、 栗鴉泗、潦刁等河,與泌水合流,南至湖廣襄陽府境 入漢江。

按:《山海經。南山經》:「箕尾之山,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 淯。」

按:《水經》,「淯水出弘農盧氏縣攻離山,東南過南陽西 鄂縣西北,又東過宛縣南。」淯水導源東流,逕酈縣 故城北。郭仲產曰:「酈縣故城南在攻離山東,酈舊縣 也。《三倉》曰:樊、鄧酈,酈有二,城北酈也。漢祖入關,下淅、 酈,即此縣也。」淯水又東南流雉縣之雉衡山,東逕百 章郭北。又東,魯陽關水注之。水出魯陽縣南分水嶺 南,水自嶺南流,北水從嶺北注,故世俗謂此嶺為分 頭也。其水南流,逕魯陽關,左右連山插漢,秀木干雲。 是以張景陽詩云:「朝登魯陽關,峽路峭且深。」亦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