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3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同官川水入沮

按《西安府志》耀州「漆水在州東門外,自同官界來,入 沮水。」

按《耀州志》:「漆渠在州東南。」

退灘渠在州東南。以上二渠,明成化時,知州鄧真開, 俱引漆水灌州城東南附郭田。

按《富平縣志》,「漆水在縣城南。」

沮河,西北來自延安府宜君縣,過耀州,至縣境合漆 河。

北白渠來自三原縣界,溉脾腸、大澤、豐潤三鄉田四 十里有斗門一十五所,其水東入漆沮河。

漆水部紀事

《遼史聖宗本紀》:「統和七年春正月戊申,次漆水,謁景 宗皇帝廟。」

沮水部彙考

《禹貢》
雍州之沮水

沮水源出今陝西延安府宜君縣南子午嶺,東南合 數水,流至中部縣,又至西安府耀州富平縣合漆水, 東流至同州朝邑縣,東南入于渭。

按:《書經夏書禹貢》雍州,「涇屬渭汭,漆沮既從。」蔡傳《地志》: 沮水出北地郡直路縣東,今坊州宜君縣西北境也。 《寰宇記》:「沮水自坊州昇平縣北子午嶺出,俗號子午 水。下合榆谷、慈馬等川,遂為沮水。至耀州華原縣合 漆水,至同州朝邑縣東南入渭。」二水相敵,故並言之。 「既從」者,從于渭也。

按:《漢書地理志》,「北地郡直路。」沮水出東西入洛。 按《水經》,「沮水出北地直路縣,東過馮翊祋祤縣北,東 入于洛。」《地理志》曰:「沮出畿縣西,東入洛。」今水自直 路縣東南,逕燋石山,東南流歷檀臺川,俗謂之檀臺 水。屈而夾山西流,又西南逕宜君川,世又謂之宜君 水。又得黃嶔水口,水西北出雲陽縣石門山黃嶔谷, 東南流注宜君水。又東南流,逕祋祤縣故城西,縣以 溪名,漢景帝二年置。其水南合銅官水,水出東北,而 西南逕銅官川,謂之銅官水。又西南流,逕祋祤縣東, 西南流逕其城南原下,而西南注宜君水。宜君水又 南出土門山西,又謂之沮水。又東南歷土門南原下, 東逕懷德城南,城在北原上。又東逕漢太上皇陵北, 陵在南原上。沮水東注鄭渠,昔韓欲令秦無東伐,使 水工鄭國間秦鑿涇引水,謂之鄭渠。渠首上承涇水 於中山西瓠口,所謂瓠中也。《爾雅》以為周焦,誤。宋本作穫 矣。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溉田。中作覺,欲 殺鄭國,曰:史記作中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間,然渠 成亦秦之利。卒使就渠。渠成,而用注填閼之水,溉澤 鹵四萬餘頃。史有收字皆畝一鍾。關中沃野,無復凶年。秦 以冨彊,卒并諸侯,命曰鄭渠。渠瀆東逕宜秋城北,又 東逕中山南。《河渠書》曰:「鑿涇水自中山而。」《封禪書》:「漢 武帝獲寶鼎於汾陰,將薦之甘泉,鼎至中山,氤氳有 黃雲蓋焉。」徐廣《史記音義》曰:「關中有中山,非冀州者 也。」指證此山,俗謂之仲山,非也。鄭渠又東逕捨車宮 南,絕治谷水。鄭渠故瀆。又東逕巀嶭山南,池陽縣故 城北。又東絕清水。又東逕北原下,濁水注焉。自濁水 以上無濁水,上承雲陽縣東大黑泉,東南流,謂之濁 谷水。又東南出原,注鄭渠。又東歷原,逕曲梁城北。又 東逕太上陵南原下北屈逕原東,與沮水合,分為二 水。一水東南出,即濁水也。至白渠與澤泉合,俗謂之 柒水,又謂之為柒沮。水絕白渠,東逕萬年縣故城北, 為櫟陽渠城即櫟陽宮也。漢高帝葬皇考,於是縣,起 墳陵,署邑號,改曰萬年也。《地理志》曰:「馮翊萬年縣,高 帝置。王莽曰異赤也。」故徐廣《史記音義》曰:「櫟陽今萬 年矣。」闞駰曰:「縣西有涇渭,北有小河」渭此。一作此渭水也。 其水又南屈,更名石川水。又西南,逕郭𦵧城西,與白 渠、枝渠合,又南入於渭水也。其一水東出,即沮水也。 東與澤泉合,水出沮東澤中,與沮水隔原,相去十五 里,俗謂是水為渠水也。東流逕薄昭墓南,塚在北原 上。又逕懷德城北,東南注鄭渠,合沮水。又自沮直絕 注濁水,至白渠合焉,故濁水得「柒沮」之名也。沮循鄭 渠,東逕當道城南,城在頻陽縣故城南,頻陽宮也,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