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4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六十一卷目錄

 漢水部彙考

  考

 漢水部總論

  程大昌禹貢論漢水論一 漢水論二

山川典第二百六十一卷

漢水部彙考

《禹貢》
荊州之漢水

漢水源出今陝西鞏昌府秦州嶓冢山。始出為漾水, 東流至西和縣,入武都上祿之地,名為西漢水。又東 流至成縣,名「六漢水。」折而稍西,又折而東南,入漢中 府鳳縣界。又過沔縣城西,別為潛水。又東合沔水。又 東逕洋縣界,流入湖廣鄖西縣界。又至均州,為滄浪 之水。又歷光化、襄陽、宜城、荊門州、潛江縣諸界,至沔 陽州,過三澨,又逕武昌府城北,漢陽府城南,大別山 下,與江水合流。東至江南鎮江府城東,入于海。

按:《書經夏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 蔡傳江、漢合流于荊,去海尚遠,然水道已安而無有壅 塞橫決之患。雖未至海而其勢已奔趨于海,猶諸侯 之朝宗于王也。大全王氏炎曰:「漢水入江」處在漢陽軍 大別山下,正屬荊州之域。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于 大別,南入於江。東,匯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於海。孔傳 泉始出為漾水,東南流為沔水,至漢中東流為漢水。 正義曰:傳之此言,當據時人之名為說也。《地理志》 云:「漾水出隴西氐道縣,至武都為漢水。」不言中為沔 水。孔知嶓冢之東,漢水之西,而得為沔水者,以禹治 梁州,入帝都,自所治云「逾於沔,入於渭」,是沔近於渭, 當梁州向冀州之路也。應劭云:「沔水自江別至南郡 華容縣為夏水,過江夏郡入江。」既云江別,明與此沔 別也。依《地理志》,漢水之尾變為夏水,是應劭所云沔 水下尾亦與漢合,乃入於江也。蔡傳漾,水名。《水經》曰:「漾 水出隴西郡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都。」常璩曰:「漢水 有兩源,此東源也,即《禹貢》所謂嶓冢導漾者。其西源 出隴西嶓冢山,會泉始源曰沔逕,葭萌入漢。東源在 今西縣之西,西源在今三泉縣之東也。」酈道元謂「東 西兩川俱出嶓冢山,而同為漢水者是也。水源發於 嶓冢為漾,至武都為漢,又東流為」滄浪之水。酈道元 云:「武當縣北四十里漢水中有洲曰滄浪洲,水曰滄 浪水」是也。蓋水之經歷,隨地得名,謂之為者,明非他 水也。三澨,水名,今郢州長壽縣磨石山發源東南流 者,名澨水,至復州景陵縣界來,又名汊水。疑即三澨 之一。然據《左傳》漳、澨、薳、澨,則為水際,未可曉也。大別 見導山入江,在今漢陽軍漢陽縣,匯迴也。北江未詳, 入海在今通州靜海縣。今按《彭蠡古今記載》皆謂今 之番陽。然其澤在江之南,去漢水入江之處已七百 餘里。所蓄之水,則合饒、信、徽、撫、吉、贛、南安、建昌、臨江、 袁、筠、隆興、南康數州之流,非自漢入而為匯者。又其 入江之處,西則廬阜,東則湖口,皆石山峙立,水道狹 甚,「不應漢水入江之後七百餘里,乃橫截而南入于 番陽,又橫截而北流為北江。且番陽合數州之流,瀦 而為澤,泛溢壅遏,初無仰於江漢之匯而後成也。不 惟無所仰於江漢,而眾流之積,日遏月高,勢亦不復 容江漢之來入矣。」今湖口橫渡之處,其北則江、漢之 濁流,其南則番陽之清漲,不見所謂漢水匯澤而為 彭蠡者。番陽之水既出湖口,則依南岸與大江相持 以東,又不見所謂橫截而為北江者。又以《經》文考之, 則今之彭蠡既在大江之南,於《經》則宜曰「南匯彭蠡」, 不應曰「東匯。」于《導江》則宜曰「南會于匯」,不應曰「北會 于匯。」匯既在南,於《經》則宜曰「北為北江」,不應曰「東為 北江。」以今地里參校,絕為反戾。今廬江之北有所謂 巢湖者,湖大而源淺,每歲四五月間,蜀嶺雪消,大江 泛溢之時,水淤入湖。至七八月,大江水落,湖水方洩, 隨江以東,為合「東匯、北匯」之文。然鄱陽之湖方五六 百里,不應舍此而錄彼,記其小而遺其大也。蓋嘗以 事理情勢考之,洪水之患,惟河為甚。意當時龍門、九 河等處,「事急民困,勢重役煩,禹親蒞而身督之。若江 淮則地偏水急,不待疏鑿,固已通行,或分遣官屬往 視亦可。況洞庭、彭蠡之間,乃三苗所居,水澤山林,深 昧不測,彼方負其險阻,頑不即工,則官屬之往者,亦 未必遽敢深入。是以但知彭蠡之為澤,而不知其非 漢水所匯,但意如巢湖江水之淤,而不知彭」蠡之源 為甚眾也。以此致誤,謂之「為匯」,謂之「北江」,無足怪者。 然則鄱陽之為彭蠡,信矣。大全《朱子》曰:「東匯澤為彭蠡, 多此一句。」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南曰荊州,其川江漢。」訂義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