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大瀆以瀉浙江。中大通二年春,詔遣前交州刺史 王弁假節,發吳郡、吳興、義興三郡民丁就役,太子上 疏權停。」
《杭州府志》:「梁大通二年春,役吳郡吳興民丁,漕大瀆, 導太湖水入浙江。」
《南史庾道愍傳》:「道愍族孫沙彌,晉司空冰之六世孫 也。父佩玉,仕宋,位長沙內史。昇明中,坐沈攸之事誅, 沙彌終身布衣蔬食。嫡母劉氏寢疾,沙彌晨昏侍側, 衣不解帶。及母亡,晝夜號慟,所坐薦淚霑為爛。應純 孝之舉,補歙令,復丁所生憂。喪還都,濟浙江,中流遇 風,舫將覆沒,沙彌抱柩號哭,俄而風靜,咸以為孝感」 所致。
《唐書昭宗本紀》:「光化三年七月,浙江溢。」
《五行志》:「光化三年九月,浙江溢,壞民居甚眾。杭州有 龍𩰚于浙江,水溢,壞民廬舍。」 《杭州府志》:「天復三年秋七月,浙江水溢,壞民居。九月, 有龍𩰚于浙江,水溢,壞民廬舍。」 《宋史河渠志》:「浙江通大海,日受兩潮。梁開平中,錢武 肅王始築捍海塘,在候潮門外,潮水晝夜衝激,版築 不就,因命強弩數百以射潮頭,又致禱胥山」祠。既而 潮避錢塘,東擊西陵,遂造竹器,積巨石,植以大木。堤 岸既固,居民乃奠
《紹興府志》:「杜守一,景德二年以大理丞出知蕭山。有 德政縣東五里山,常多虎,守一為令之二年,虎負子 渡浙江去,邑人異之。」
《宋史河渠志》:大中祥符五年,杭州言,「浙江擊西北岸 益壞,稍逼州城,居民危之。」即遣使者同知杭州戚綸、 轉運使陳堯佐畫防捍之策。綸等因率兵力,籍梢楗, 以護其衝。
七年,綸等既罷去,發運使李溥、內供奉官盧守懃經 度,以為非便。請復用錢氏舊法,實石于竹籠,倚疊為 岸,固以樁木,環亙可七里,斬材役工,凡數百萬,踰年 乃成。而鉤末壁立,以捍潮勢,雖湍湧數丈,不能為害。 《五行志》:「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三月,杭州浙江側晝有 虎入稅場,巡檢俞仁祐揮戈殺之。」
《寧波府志》:「王文亮,奉化人。嘗渡浙江,有忘白金百斤 者,留守三日以歸之,後以壽終。王荊公誌其墓。」 《宋史河渠志》:「景祐中,以浙江石塘積久不治,人患墊 溺。工部郎中張夏出使,因置捍江兵士五指揮,專採 石修塘,隨損隨治,眾賴以安。邦人為之立祠。朝廷嘉 其功,封寧江侯。」
《杭州府志》:「景祐三年夏六月,浙江潮溢,壞堤千餘丈。 事聞於朝,遣中使祭告江神。」
《宋史·河渠志》:「神宗熙寧六年,中書檢正沈括言,浙西 涇浜淺涸當濬;浙東堤防川瀆堙沒當修,請下司農 貸緡募役。」從之,仍命括相度兩浙水利。
《蘇軾傳》:「軾知杭州,浙江潮自海門東來,勢如雷霆,而 浮山峙於江中,與漁浦諸山犬牙相錯,洄洑激射,歲 敗公私船不可勝計。軾議自浙江上流地名石門,並 山而東,鑿為漕河,引浙江及谿谷諸水二十餘里以 達於江。又並山為岸,不能十里以達龍山大慈浦,自 浦北折折小嶺,鑿嶺六十五丈以達嶺東古河,浚古」 河數里,達于龍山漕河,以避浮山之險,人以為便。奏 聞,有惡軾者,力阻之,功以故不成。軾復言:「三吳之水, 瀦為太湖,太湖之水溢為松江以入海。海日兩潮,潮 濁而江清,潮水常欲淤塞江路,而江水清駛,隨輒滌 去。海口常通,則吳中少水患。昔蘇州以東,公私船皆 以篙竹,無陸挽者。自慶曆以來,松江」大築挽路,建長 橋,以扼塞江路,故今三吳多水。欲鑿挽路為十橋,以 迅江勢,亦不果用,人皆以為恨。
《毛漸傳》:漸為江東、兩浙轉運副使,浙部水溢,詔賜緡 錢二百萬以賑之。漸言「數州被害即捐二百萬,儻仍 歲如之,將何以繼?」乃案錢氏有國時故事,起長安堰 至鹽官,徹清水浦入于海。開無錫蓮蓉河,武進廟堂 港,常熟疏涇、梅里入大江。又開崑山七耳、茜涇、下張 諸浦,東北道吳江,開大盈、顧匯、柘湖,下金山小官浦 以入海,自是水不為患。
《東坡志林》:「杜叔元字君懿,為人文雅,學李建中書,作 詩亦有可觀。蓄一硯,云:『家世相傳是許敬宗硯』。始亦 不甚信之,其後官於杭州。漁人於浙江中網得一銅 匣,其中有鑄成許敬宗字硯,有兩足正方,而匣亦有 容足處不差毫毛。始知是真敬宗物。」
《紹興府志》:「龔生,上虞人。伉健有智略。建炎中,金兵渡 浙江,次上虞,所至焚掠,民皆竄山谷,生獨奮臂諭其 里人李氏、伍氏、郭氏曰:『金將屠吾邑,吾屬雖力不敵, 有死不可去』。遂募民之果悍者,得數人,迎縣令丞,依 險自固,分署隊伍,整兵環向以待之。金軍至,出其不 意,驅眾先登嶺嶠,投石擊之,且率眾薄金軍,軍驚卻」, 斬其將,殺傷甚眾,生亦戰死。
《宋史·河渠志》:高宗紹興末,以錢塘石岸毀裂,潮水漂 漲,民不安居,令轉運司同臨安府修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