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5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七十七卷目錄

 秦淮河部彙考

  考

 秦淮河部藝文一

  秦淮看月記       明潘之恆

 秦淮河部藝文二

  夜泊秦淮         唐杜牧

  金陵夜泊          羅隱

  秦淮夜泊         宋賀鑄

  寒食客秦淮憶舊      元劉炳

  午日秦淮泛舟行     明何湛之

  秦淮月          盛鳴世

  秦淮謠送鄭太守歸光州石盤山 來復

  秦淮柳枝         紀映淮

  賦得秦淮送宋仲珩      朱芾

  秦淮晚泊          錢宰

  秦淮送別          前人

  八月十三夜與文濟時範質甫城西泛舟達秦

  淮二首           顧璘

  秦淮           于慎行

  秦淮一覽閣         何瑭

  秦淮河春游即事      朱茂曙

  秦淮            周潔

  秦淮煙月          陳芹

  秦淮即事          姚澣

  秦淮歌           史鑑

  秦淮四首         周亮工

  泛秦淮          于奕正

  秦淮曲三首        馬世奇

  秦淮曲          楊希淳

 秦淮河部選句

 秦淮河部紀事

 秦淮河部雜錄

山川典第二百七十七卷

秦淮河部彙考

江寧府之秦淮河

秦淮河有二源,一出句容縣之華山,一出溧水縣之 東廬山,合流入方山埭,自通濟水門入于郡城北,經 大中橋,與城濠合,西接淮清橋,與青溪合。南經武定 橋而西,經桐樹灣、鎮淮、飲虹上下二浮橋,北通斗門 橋,合運瀆,出下水門,沿石城西北流,以達于江。

按《方輿勝覽》。江東路建康府,「秦淮在上元縣南三里。 始皇時,望氣者言金陵有天子氣,使朱衣鑿山為瀆 以斷地脈,改金陵為秣陵。」庾翼《晉陽秋》云:「秦開故曰 秦淮。或云:淮水發源屈曲不類人工。」

按《續文獻通考》:「應天府秦淮水在上元縣治東南三 里,秦始皇時,言金陵有天子氣,使朱衣三千鑿方山 為瀆,以斷地脈,水通大江,以秦開,故名。」

青溪在府治,吳鑿東渠名之。溪有九曲,連綿數十里, 通潮溝以洩元武湖水,發源鍾山,接於秦淮。

運瀆在上元縣治西北。吳大帝使郄鑒鑿城西開溝 入秦淮,以通吳越運船。

按《江南通志》:「江寧府秦淮在上元縣東南,始皇斷方 山長壟為瀆,故曰秦淮。淮有二源,一出句容華山,一 出溧水東廬山,合流入方山埭,又北流西入通濟水 門,南經武定、鎮淮、飲虹三橋,又西出三山水門,沿石 城以達于江。」

按《江寧府志》:「秦淮其源二,一出句容華山,一出溧水 東廬山,合流入方山埭,自通濟水門入于郡城北,經 大中橋與城濠合,西接淮清橋與青溪合。南經武定 橋而西,又歷鎮淮飲虹及上下二浮橋,自三山水門 沿石城西北流,以達于江。或云本龍藏浦也。支流屈 曲,不類人工,惟方山西瀆屬土山三十里許,是秦開。」 六朝建都,咸倚之為固。

按《江寧縣志》:「秦淮河在縣治南。秦始皇用望氣者言, 鑿方山,斷長壟,泄王氣,故名。」《六朝事跡》云:「秦淮之流, 分派屈曲,不類人工,疑非始皇所開,而後人因名秦 淮者,以鑿方山言之也。」

秦淮河部藝文一

《秦淮看月記       》明·潘之恆

戊午中秋登虎丘見月而思秦淮也幾朢。及朢月色 如畫,逢麗姬金、王兩生,從千人中獨見,而月不能為 之奪。時善音者皆集金陵子夜,聞之靡靡耳。至己未 是日,則余居金陵已七見,圓魄靳一而將行。秦淮人 譟之曰:「胡曩之不思?思而去之,是將又思。」乃發慨而 止。上弦以來,猶吳昨也。幾及兩夕,而忽若失之,則人 「或勝于吳,非人勝而情勝也。」匝青溪夾岸,競傳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