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5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八十三卷目錄

 浙江部彙考

  考

山川典第二百八十三卷

浙江部彙考

杭州之浙江

浙江一名「錢塘江」,一名「浙河」,一名「曲江」,一名「廣陵江」, 一名「羅剎江。」源出今江南徽州府歙縣之玉山,東流 逕浙江嚴州府桐廬縣,合桐江諸水,又逕富陽縣合 富春江,又逕紹興府蕭山縣城北、杭州府城東南,曲 折東流入於海。

按《山海經》,海內「東經浙江,出三天子,都在閩西北入 海。」餘暨南浙江今錢塘江是也。餘暨縣屬會稽。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註》,「江水至會稽山陰為浙。」 按《漢書地理志》,丹陽郡黝浙江水,出南蠻夷中,東 入海。

按:《說文》:「江別流為汜。」至會稽山陰為浙江。

按:《後漢書郡國志》,「會稽郡山陰有浙江。」郭璞註《山 海經》曰:「江出歙縣玉山。」

吳郡餘杭。《史記》曰:始皇臨浙,江水波惡,乃西北二 十里,從狹中度。徐廣曰:「餘杭也。」臣昭案:始皇所過,乃 在錢塘、富春,豈近餘杭之界乎?

按《水經》,「漸江水出三天子都。」《山海經》謂之「浙江」也。 《地理志》云:水出丹陽黟縣南蠻中,北逕其縣南有博 山,山上有石,特起十丈,上峰若劍杪,時有靈鼓潛發 官長舊本作正長臨縣以山鼓為候,一鳴,官長一年。若長 雷發聲,則官長不及。當作不反浙江又北歷黟山縣,居山 之陽,故縣氏之。漢成帝鴻嘉二年,以為廣德國,封孫 雲客王於此。晉太康中,以為廣德縣,分隸宣城郡。會 稽陳業,潔身清行,遯跡此山。浙江又北逕歙縣東,與 一小谿合,水出縣東北翁山,西逕故城南,又西南入 浙江。又東逕遂安縣南,谿廣二百步,上立杭以相通, 水甚清深,潭不掩鱗,故名「新安」,分歙縣立之。晉太康 中,又改從今名。浙江又左合絕谿谿水出始新縣西, 東逕縣故城南,為東西長谿。谿有四十七瀨,濬流驚 急,奔波聒天。孫權使賀齊討黟、歙山賊,賊固黟之林 歷山,山甚峻絕,又工禁五兵,齊以鐵杙椓山升,出不 意,人以白棓擊之,氣禁不行,遂用奇功平賊,於是立 始新之尉於歙之華鄉,令齊守之,後移出新亭。晉太 康元年改曰新安郡。谿水東注浙江,浙江又東北,逕 建德縣南,縣北有烏山,山下有廟,廟在縣東七里,廟 渚有大石,高十丈。孫云當作一丈五尺。宋本作十圍,水瀨濬激而 能致雲雨。浙江又東逕壽昌縣南,自建德至此八十 里,中有十二瀨,瀨皆峻嶮,行旅所難。縣南有孝子夏 先墓,先少喪二親,負土成墓,數年不勝卒。浙江水又 北逕新城縣,桐谿注之。水出吳興郡於潛縣北天目 山,山極高峻,崖嶺竦疊。西臨後澗,山上有霜木,皆是 數百年樹,謂之「翔鳳林。」東面有瀑布下注,數畝深沼, 名曰「蛟龍池。」池水南流,逕縣西,為縣之西谿。谿水又 東南與紫谿合,水出縣西百丈山,即潛山也。山水東 南流,名為紫谿,中道挾水,有紫色磐石,石長百餘丈, 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為「赤瀨」,蓋以倒影在水故也。 紫谿又東南流,逕白山之陰,山甚峻極,北臨紫谿。又 東南連山挾水,兩峰交峙,反項對石,往往相捍。十餘 里中,積石磊砢,相挾而上。澗下白沙細石,狀若霜雪, 水木相映,泉石爭暉,名曰「樓林紫谿。」東南流,逕桐廬 縣東,為桐谿。孫權藉谿之名以為縣目,割富春之地, 立桐廬縣。自縣至於潛,凡十有六瀨。第二是嚴陵瀨, 瀨帶山,山下有石室,漢光武帝時嚴子陵之所居也。 故山及瀨皆即人姓名之。山下有磐石,周迴十數丈, 交枕潭際,蓋陵所遊也。桐廬谿又東北逕新城縣,入 浙江,縣故富春也。孫權省并桐廬,咸和元年,復立為 縣。浙江又東北入富陽縣,故富春也,晉后名春,改曰 富陽也。東分為湖浦。浙江又東北逕富春縣南,縣故 王莽之誅歲也。江南有山,孫武皇之先所「葬也。」漢末, 墓上有光,如雲氣觸天。黃武四年,孫權以富春為東 安郡,分置諸縣,以討士宗。浙江又東北,逕亭山西,山 上有孫權父冢。

北過餘杭,東入于海。浙江逕縣,「左合餘干。」餘干疑作餘杭 「大谿江,北即臨安縣界。水北對郭文宅,宅傍山面谿, 宅東有郭文墓。晉建武元年,驃騎王導迎文置之西 園,文逃此而終,臨安令改葬之。建安十六年,縣民郎 雅亂,賀齊討之。孫權分餘杭立臨水縣,晉改曰臨安 縣,因岡為城,南門尤高。謝安蒞郡,遊縣,逕此門,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