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7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青衣水部紀事

《竹書紀年》:「周顯王八年,入河水于圃田,又為太溝而 引圃水。瑕陽人自秦導岷山青衣水來歸。」

劍津部彙考

《晉雷煥子沉寶劍》之《劍津》。

劍津一名「劍溪」,又名「劍潭」,在今福建延平府南平縣 城東南,其源一來自汀州府長汀縣棲派嶺,流逕將 樂、順昌、沙縣諸境,合邵武溪、濉江及沙溪諸水,流至 建寧府。一來自浦城、崇安、松溪三縣境,凡五派合流 于建寧府城南,俱會于劍津。由此東流,又合尤溪水 至福州府古田縣之水口溪,又合嵩溪水,東達于海。

按《三才圖會劍津圖考》:「劍津在延平府南平縣治東, 建寧、邵武二水合流之所。晉雷煥得二劍于豐城,以 一與張華,留一自佩,華死,失劍所在。其後煥子佩劍 渡延平津,劍躍入水化為龍,因名劍潭。」

延平書院在劍津之陽。宋嘉定間,郡守陳宓建于南 山下,因稱李侗為延平先生,故名。後守董洪徙建於 此。中有禮殿、祠堂、明誠、忠恕、中和、敬義四齋及光風 霽月亭。明永樂初重建。

按:《續文獻通考》:「劍津在南平縣治東,建寧、邵武二水 合流之所。」

沙源在沙縣南。源出汀州寧化縣,過縣東,至劍津合 建溪,下福州。

按《八閩通志》:邵武府建寧縣「濉江縣,古名綏城,後訛 綏為濉江者,邑人侈其稱也。俗名大溪,源出寧化 中順山,經龍下保曰寧溪,東北流至縣治南,曰濉江。 自是又東北會泰寧縣水,東下將樂,出順昌達于劍 津。」

福州府古田縣水口溪,溪流自縣而出,與嵩溪會,均 名「水口。」宋太平興國中,嘗遷縣治於此。蓋水勢至此 稍緩,濱溪之地稍寬,劍溪之水至此漸平,下無灘石, 故上下舟楫於此泊焉。

按《福建通志》:「延平府南平縣劍溪,一名劍津,在府城 東南。晉雷煥得二劍於豐城,一與張華留,一自佩。華 死,失劍所在。煥子為建安從事,佩劍經此,劍忽于腰 間躍出入水,變為龍,逐視之,見二龍相隨。」

西溪源出長汀縣,經將樂、順昌二縣界,與邵武溪合 流,經王臺驛前,至沙溪口與沙縣水合,四十里至劍 溪。

東溪源出浦城、崇安、松溪三縣,凡五派合流於建寧 城外,南流一百二十里至劍溪。

永安縣燕溪二水分流,中隔一岡,有似燕尾,故名。其 源有四:一西出寧化縣境,過清流下九灘,謂之「龍溪; 一西南出連城縣境,由吉山謂之吉溪,俱至瀨口合 流;一南出寧洋縣境,由黃歷車坡至燕溪。一東自大 梅溪至塔下與燕溪會流,過貢州,經沙縣入劍溪。」 汀州府寧化縣大溪在縣南,源有六正西自贑之石 城塹頭,西南自長汀棲派嶺下,西北又自石城界,三 派為溪上流,東北自臺田嶺合建寧分水而來。正北 自苦竹嶺,正東自熱水窯頭,三派匯而為一,東至清 流會劍江。

按《延平府志》:「南平縣三溪,在府城南。西溪源出長汀 縣,經將樂縣東流至順昌縣西,與邵武溪合。又東流 經王臺驛前,至沙溪口,與沙縣溪合,四十里至劍潭。 東溪源出浦城、崇安、松溪三縣,凡五派合流,會於建 寧城外,南流一百二十里,至劍潭,遂合流而下,俗呼 為丁字水者,曰南溪。又九十里與尤溪水合,直抵福」 州而入海,謂之「三溪。」

藏春峽在府城東崇福里,劍溪之東。

東溪諸灘:曰汾、曰《竹林後》、曰「高桐」、曰鑿、曰「黯淡」,此下 直至劍津接西溪。

西溪諸灘,曰「石柱」,曰「扛緒」,曰「張八嫂」,曰「三門」,曰「小黃 口」,曰「大黃口」,曰「張岩」,曰「虎口」,曰「樟槎口」,曰「蘇坑口」,曰 「星窟」,曰「大湍」,曰「小湍」,曰「城門」,曰「將軍」,曰「黃墩頭」,曰「慈 油。」此下直至劍津接東溪。

放生池一在府城東,迎恩亭之前,舊為宋南劍州放 生池。一在溪南元妙觀下,舊為宋劍浦縣「放生池。」即 劍津上下水深處,禁漁捕。

順昌縣西南。溪一名「大溪」,源出將樂縣,至縣治與罐 砧溪合流,又六十里會沙縣溪,東流至劍溪,因名「雙 流。」

按《汀州府志》:寧化縣大溪在縣南,東會劍江水,抵福 州以入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