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7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莎鼻,曰大貫淜,曰鴛鴦,曰馬簾。」又有九曲:曰蓮花,曰 大鸛,曰蟠蟣,曰鳳翼,曰「蘿時,曰牛角,曰坡。」請幫助識別此字。曰「高巖」、 曰「大場」,皆可田可廬。東又有分水涯,儼如斧劃,水分 兩界,南為河,北為海,鹹淡異味,魚不混遊。相傳:八月 十五夜,有珊瑚樹出水面,漁人往往見之云。

浪穹縣茈碧湖,在縣北十五里。水出罷谷山下,即洱 河源也。

大營河在縣東十里。流自鶴慶,至紅山口會寧湖入 于洱。

蒲陀崆在縣南十五里。即三江會流尾也。東西二《漢 廠》之水入焉。兩山夾立,一水倒奔,南出鄧川,入于洱。 上下兩江嘴,在縣西百餘里。源自劍川,經上江嘴,又 南經下江嘴,至漾水、濞水,會洱水流入瀾滄江。 鄧川州羅時江南流入洱河。

彌苴佉江,出浪穹縣罷谷山下,環州如帶,南流入西 洱河。

按《鶴慶府志》:「梅茨河即觀音河,在城西南一百里,源 出山神哨,經三場舊板橋哨,南流入觀音山驛前大 理孔道順流而下,兩壁山崖如削,古木蓊鬱,最為奇 險。水過三營屯,至大營,入浪穹縣,茈碧湖,自普陀崆 過鄧川州,入葉榆海。」

按《蒙化府志》:「漾濞江在郡城西北一百八十餘里,其 源亦出浪穹之罷谷山,經鄧川入洱水。」

西洱海部總論

程大昌《禹貢山川地理圖》。

《漢志》
勞水會葉榆入南海圖敘說

右本《漢志》西南夷諸水,參以《水經》,列為此圖。葉榆之 為黑水,固有其辨。今復考別派,而附綴葉榆左方者, 蓋勞水之源遠出徼外,其鄉與樊綽《瀾滄江源》正相 發明,則綽之謂遠出雪山莎川,西經川蠻部落者,其 語非鑿空證說也。綽之莎川江派既得此而明,則莎 夷河之不為弱水,亦益明也。

水經葉榆入南海圖敘說

右此圖據桑欽、酈道元敘載水道所逕郡縣以為源 流,其一條謂漢水自連然雙柏同注湞澤者即古滇 池,而後世西洱河也。亦樊綽誤以僕水來注者為葉 榆分源至此而合者也。道元於滇池黑水古祠,雖遺 之不書,而孔穎達在唐引以釋《經》,乃曰「今有祠無水」, 則歷世即此地設祠,而宗禮黑水者,未之有改也。當 是道元以滇池視之,而不以黑水視之,故遺棄不書 耳。然孔氏在唐乃云「祠旁無水」,豈是祠也?更世既久, 或移之他地,遙設而望祀也邪?至其祠之所設主為 黑水,水之流委闊長,可以界梁、雍而入南海,則其事 實之與經應者,歷萬世不易也。

西洱海部藝文一

《洱水神祠記        》明·張憲

洱水神祠在水之西涯。嘉靖七年,兵憲姜公龍作閣 於廟,近水而門焉,登梯而檻焉,匾曰:「浩然之閣」,志觀 也。退五武,為屋五楹,曰「普德之堂」,志神貺也。先是,春 三月不雨,夏四月不雨,民幾失秋望。公憂之,靡神不 宗。纔詣廟,禱未竟,而風已拂拂起矣。旋車堤上,微雨 灑蓋,農人歡呼。大雨連三日,四郊霑足。民以為公涖 是邦,屏除寇盜,燕及於神,公因順民心而宏大神之 祠。夫年不順成,八蜡不通,若以凶年而咎神,則必以 有年而德乎神矣。季氏旅於泰山,孔子非之,則山川 之不能無神,而神之不可謟也明矣。公之是舉,務民 之義莫先焉。愚乃為之記。

蒼洱圖說         楊士雲

蒼洱之景,嶂巒萬疊,戴雪腰雲,如列屏十九曲。峙於 後者,點蒼山也。波濤萬頃,橫練蓄黛,如月生五日,瀦 於前者,葉榆水也。按酈道元《水經注》,葉榆水一名洱 水。西漢於此置益州郡葉榆縣。夏秋之交,山腰白雲, 宛如玉帶。昔人題云:「天將玉帶封山公,五月積雪未 消。」和蜜餉人,頗稱殊絕。峰峽皆有懸瀑,注為十八溪。 溪流所經,沃壤百里。灌溉之利,不竢鋤疏。舂碓用泉, 不勞人力。石家金谷園最誇水碓,此地獨多剨山取 石,白質黑章,以蠟沃之,則有山林雲物之狀。唐相李 德裕平泉莊命曰「醒酒石」,香山白侍郎命曰「天竺石」, 好事者往往取為窗几之玩。郡之方位,延庚挹辛,賓 夕陽而導初月,蓋與臨海之西湖、洪永之「西山」,嘉定 之峨眉,齊安之臨皋,滁之瑯琊,同一快麗。若夫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