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8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海,舟師持酒酺請福,義方酌水誓曰:『有如忠獲戾,孝 見尤,四維廓氛,千里安流。神其聽之,無作神羞』。」是時 盛夏,濤霧蒸湧。既祭,天雲開露,人壯其誠。

《陸元方傳》:「元方字希仲,蘇州吳人。武后時使嶺外,方 涉海,風濤驚壯,舟人懼。元方曰:『吾受命不私,神豈害 我』。趨使濟,而風訖息。使還,除殿中侍御史,擢鳳閣舍 人。」

《江南通志》:「開元元年,築捍海塘,起杭州鹽官,抵吳淞 江一百三十里。」

《杭州府志》:「開元九年,鹽官縣重築捍海塘,闊二丈,高 一丈,長一百二十四里。」

《唐書五行志》:「元宗開元十四年秋,潤州大風,自東北 海濤沒瓜步。」

《元宗本紀》:「天寶十載八月乙卯,廣陵海溢。」

《五行志》:「天寶十載,廣陵大風駕潮沈江口,船數千艘。」 《江南通志》:「大曆初,李承築捍海塘,在揚州境,自鹽城 入海陵,綿亙百里,障蔽潮汐,以衛田奠民居,為功甚 溥。」

《唐書代宗本紀》:「大曆十年七月己未,杭州海溢。」 《廣東通志》:「元和七年夏五月,大風雨,南海溢。」

《唐書五行志》:「元和十一年六月,密州大風雨,海溢,毀 城郭、饒州浮梁。」

穆宗長慶元年二月,海州海水冰,南北二百里,東望 無際。

長慶二年正月,海州《海》復冰。

《文宗本紀》:「太和二年夏,越州海溢。」

開成二年三月壬申,有大魚長六丈,自海入淮,至濠 州,招義民殺之。

《廣東通志》:「陳聽思,潤州人。咸通初為雷州刺史。嘗密 遣人隨海舶往來於閩,得海寇情形,閱兵防禦,間攻 其無備,寇不敢至,雷民安之。」

《唐書五行志》:「昭宗天復三年十二月,大雪,江海冰。」 《廣東通志》:「韋正貫,字公理,擢嶺南節度使,毀淫祠,教 民無妄祈。會海水溢,人爭咎之。貫登城沃酒以誓曰: 『不當神意,長人任其咎,無逮下民』。俄而水去,民乃信 之。」

《江南通志》:「杜令昭,海州刺史。值海漲,築永安堤防民 患。」

《北夢瑣言》:「安南高駢奏開本州海路。初,交趾以北拒 南海,有水路多覆巨舟。駢往視,有橫石隱隱然在水 中,因奏請開鑿,以通南海之利。詔聽之,乃召工者,啖 以厚利,竟削其石,交廣之利,民至今賴之以濟焉。」 《杭州府志》:「開平四年秋八月,吳越築捍海石塘,亙杭 州城。」

《五代史·吳世家》:「楊溥乾貞二年正月,封東海為廣德 王。」

《叚希堯傳》:希堯遷諫議大夫,使干吳越。是時江淮不 通,凡使吳越者,皆泛海,而多風波之患。希堯過海遭 大風,左右皆恐懼。希堯曰:「吾平生不欺,汝等恃吾,可 無恐也。」已而風亦止。

《金華子雜編》:「徐太尉彥若之赴廣南,將渡小海原,隨 軍將忽于淺瀨中得一小琉璃瓶子,大如嬰兒之掌, 其內有一小龜子,長可一寸,往來旋轉其間,略無暫 已。瓶子之項極小,不知所入之由也,因取而藏之。其 夕忽覺船一舷壓重,起而視之,即有眾龜層疊就船 而上。其人大懼,以將涉海,慮致不虞,因取所藏之瓶」 子,祝而投於海中,眾龜遂散。既而語於海船之胡人, 胡人曰:「此所謂《龜瑤》也,稀世之靈物。惜其遇而不能 有,蓋薄福之人不勝也。」

《宋史李崇矩傳》:「崇矩拜右千牛衛上將軍,卒贈太尉。 崇矩性仁厚寡言,尤重然諾。嘗事史弘肇,及卒,見其 子孫必厚禮之,賑其乏絕。在嶺海四五年,恬不以炎 荒攖慮。舊涉海者多艤舟以俟便風,或旬餘,或彌月, 崇矩往來皆一日而渡,未嘗留滯,士卒僮僕隨者皆 無恙。」

《五行志》:「太宗至道元年十二月,廣州大魚擊海水而 出。魚死,長六丈三尺,高丈餘。」

真宗景德二年八月,福州海上有颶風,壞廬舍。 《真宗本紀》:「大中祥符九年九月戊辰,青州飛蝗赴海 死,積海岸百餘里。」

《仁宗本紀》:「乾興元年,蘇州水,滄州海潮溢,詔賑卹被 水及溺死之家。」

《五行志》:「真宗天禧元年六月,江淮大風,多吹蝗入江 海。」

十月己酉夜,滄州鹽山、無棣二縣海潮溢,壞公私廬 舍,溺死者甚眾。

《張綸傳》:「綸字公信,潁州汝陰人。除江淮制置發運副 使,疏五渠,導太湖入于海,復租米六十萬,開長蘆西 河,以避覆舟之患。又築漕河隄二百里于高郵北,旁 錮鉅石為十䃮,以泄橫流。泰州有捍海堰,延袤百五 十里,久廢不治,歲患海濤冒民田。綸方議修復,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