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8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制蛇御虎,常佩赤金刀,及衰老,飲酒過度。秦末有白 虎見於東海,詔遣黃公以赤金刀往厭之,術既不行, 遂為虎所殺。」

《萊州府志》:「漢王仲,瑯琊不其人,隱居不仕,好道術,明 天人。文帝時,避濟北王興居之難,浮海奔樂浪山,家 焉。」

漢元帝初元二年,北海水溢,流,殺人民。

《史記漢武帝本紀》:「方士言蓬萊諸神山,若將可得,於 是上欣然庶幾遇之。乃復東至海上,望異,遇蓬萊焉。 奉車子侯暴病,一日死。上乃遂去,並海上,北至碣石, 巡自遼西,歷北邊至九原。五月返至甘泉。」

《漢書武帝本紀》:「建元三年秋七月,閩越圍東甌,東甌 告急,遣中大夫嚴助持節發會稽兵,浮海救之。 元封元年春正月,行幸緱氏,遂東巡海上。五年冬,行 南巡狩,至於盛唐,遂北至瑯琊,並海。所過,禮祠其名 山大川。」

太初三年春正月,行東巡海上。

天漢二年春,行幸東海。

太始三年二月,行幸東海,獲赤鴈,作《朱鴈之歌》。幸瑯 琊,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

征和四年春正月,行幸東萊,臨大海。

《宣帝本紀》:「本始四年五月,鳳凰集北海。」

《搜神記》:成帝鴻嘉四年秋,雨魚於信都,長五寸以下。 至永始元年春,北海出大魚,長六丈,高一丈,四枚。哀 帝建平三年,東萊平度出大魚,長八丈,高一丈一尺, 七枚。皆死。靈帝熹平二年,東萊海出大魚二枚,長八 九丈,高二丈餘。京房《易傳》曰:「海數見巨魚,邪人進,賢 人疏。」

《漢書·地理志》:「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 來獻見云。」

《江寧府志》:「李忠字仲都,黃縣人。建武六年為丹陽太 守。是時海內新定,海濱江淮,多擁兵據土。忠到郡,招 懷降附,其不服者悉誅之,旬日皆平。」

《述異記》:光武時,南海獻珊瑚婦人,帝命植於殿前,謂 之「女珊瑚。」

《南越志》:「馬援鑿通九真山,又積石為坻,以遏海波,由 是不復過漲海。」

《後漢書孝明帝本紀》:永平十七年:「冬十一月,遣奉車 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出敦煌昆侖 塞,擊破白山虜於蒲類海。」

《西域傳》:永元九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 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 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還遲風亦有二歲者。故 入海人皆齎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 亡者。英聞之乃止。」

《益都耆舊傳》:張霸,永元中為會稽太守,入海捕賊,遭 疾風晦冥,波水涌起,士卒驚白霸,霸曰:「無得恐太守 奉法追賊,風必不為害。」須臾,風靜波止。

《後漢書王景傳》:「景八世祖仲,濟北王興居反,欲委兵 師。仲仲懼禍及,乃浮海東奔樂浪山中,因而家焉。」 《廣西通志》:「陳茂字君恩,汝南人。容止嚴恪,鬚眉甚偉。 仕蒼梧為交趾別駕。舊令刺史行部,不涉漲海。漢永 和中,盜賊起,日南、九真海濱皆震。刺史周敞涉海遇 風,船欲覆,茂拔劍訶水神,風即息。人望之以為神明, 莫」不仰畏。

《紹興府志》:「馬臻字叔薦,永和中為會稽守,創築鏡湖, 蓄水溉田。湖高於田丈餘,田又高於海丈餘,旱則洩 湖灌田,潦則閉湖泄田水入海,是以雖遇旱潦而無 凶年。其塘周迴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千餘頃,民甚賴 之。」

《後漢書質帝本紀》:「本初元年五月庚寅,海水溢。戊申, 使謁者案行收葬樂安北海人為水所漂沒死者。」 《江寧府志》:「延熙十四年八月朔,大風,江海涌溢,平地 深八尺,吳高陵松柏皆拔,郡城南門飛落。」

《後漢書。桓帝本紀》:永康元年「秋八月,六州大水,渤海 海溢。詔州郡溺死者七歲以上錢,人二千。一家皆被 害者,悉為收斂。其亡失糓食,稟人三斛。」 《風俗通義》:「聘士彭城姜肱伯雅、京兆韋著休明。靈帝 踐祚,太后臨朝,陳、竇以忠見害,中常侍曹節秉國之 權,大作威福,翼寵名賢,以弭己謗。于是起姜肱為犍 為太守,著東」海相肱告其人:「吾以虛獲實,蘊藉聲價, 盛明之際,尚不委質,況今政在家哉!」遂乘桴浮海,莫 知其極。而著歡以承命,駕言宵征,民不見德,唯戮是 聞。論輸左校。

《後漢書靈帝本紀》:「建寧四年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 熹平二年「六月,北海地震。東萊、北海海水溢。」

《山東通志》:「靈帝熹平二年,東萊海出大魚二枚,長八 九丈,高二丈餘。」

《汝寧府志》:「袁忠,汝南人。初平中為沛相,乘葦車到官, 以清亮稱。及天下亂,棄官居會稽。孫策破會稽,遂浮 海投交趾